第24章:证据分析现关联(1 / 3)
郑宇轩将钢笔在桌面上轻敲两下,笔底的“K”印痕在灯光下留下一个微凹的痕迹。他没有收笔,而是将其夹在指间缓缓转动,目光落在技术科离线终端的屏幕上。数据流已停止传输,三台机械记录仪的原始信息正逐行转录为可解析文本,打孔纸带的孔洞被逐一映射成字符。
“‘中转-7号舱’出现了三次。”赵亮盯着显示器,手指划过残缺的文本片段,“第一次在编号后标注‘货未清’,第二次是‘延迟启运’,第三次……只有半行,‘接应组失联’。”他放大墨迹边缘的扩散区域,“纸张厚度约0.12毫米,纤维密度偏高,像是防水登记簿。”
郑宇轩点头,将一页载有编号的复印件推给林悦:“比对格式。这种命名方式不像是本地中转站的规则。”
林悦接过文件,调出海关五年前的走私案卷宗。屏幕上并列显示三组编号:一例来自珠江口油料走私案,标注为“T-3泊”;一例是滇缅边境冻品运输,使用“CZ-9”;第三例则出自东南亚某港口的集装箱逃检记录——“TRANSIT-7”。
“‘中转-7号舱’与第三例结构一致。”她用光标圈出关键词,“前缀为功能描述,数字为序列,后缀标明物理位置。但‘号舱’这个中文后缀,说明记录者母语为汉语。”
“孙强懂航运。”郑宇轩低声说,“他早年跑过货轮,航线覆盖南海至马六甲。”
赵亮立即接入企业信用离线库,以“跨境物流”和“金边注册”为双条件检索。系统跳出一条三年前的注销记录:鸿远跨境物流(柬埔寨)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金边市第十二区物流园A7栋,法人姓名为林振国,身份证号经比对确认伪造。
“再查资金流。”郑宇轩翻开案件附录中的银行流水扫描件,“孙强早期账户有笔异常汇款,备注‘柬线维护费’。”
赵亮输入金额与时间戳,系统匹配出一笔2.8万元的跨境汇款,收款行为金边市中心的湄公商业银行,账户已于案发前注销。他调取该银行同期可疑交易通报副本,发现同一账户曾接收来自泰国曼谷一家离岸公司的多笔转账,资金用途标注为“设备租赁”。
林悦此时正操作质谱仪,将船厂电缆通道内提取的粘合剂样本送入分析腔。屏幕上的元素图谱逐渐成形,镍钛合金微粒分布呈现规律性簇状排列。
“这不是普通封装材料。”她调出晶相结构模型,“真空压强达到10^-6帕,加工温度稳定在820摄氏度,符合军工级自动化封装线参数。民用设备不会采用这种工艺。”
“军规模块怎么会出现在废弃船厂?”赵亮皱眉。
“它不是用来监控我们。”郑宇轩看着粘合剂残留的几何形态,“是接收终端。有人通过加密频段向现场人员发送指令。喷雾标记、通风口震颤、六分钟一次的扫描——都是信号同步的节点。”
林悦接入国家质检总局的进出口异常物料通报系统(离线镜像),输入封装参数。系统在三分钟后返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