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追击孙强不放弃(1 / 3)

加入书签

    警车碾过碎石路,底盘不断刮擦地面,发出沉闷的金属摩擦声。郑宇轩左手握着方向盘,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笔帽边缘那道划痕在晨光中时隐时现。车载电台静默,他没有开启任何通讯频道。后视镜里,那抹未擦净的血迹仍黏在角落,像一道无法抹去的印记。

    他没有等赵亮回应,也没有等支援。车轮压过排水渠边缘的锈铁管,车身一震,继续向前。

    地图摊在副驾座位上,被风吹得微微翻动。他早已关闭导航,老工业带的电子信号杂乱无章,反而会暴露行踪。他靠着地标推进——断裂的输气管道、倾斜的水泥柱、废弃的装卸平台——这些都是B7区域的旧物流痕迹。赵亮提供的K6绕行路线与B类代号叠加图就贴在仪表盘下方,用胶带固定。三条路径中,只有穿过B7-13的那条最终指向废弃冷库。

    南门是死路。赵亮说过。但他必须去。

    车停在距离南门三百米处。他熄火,取下警徽别在胸前,将钢笔插入上衣口袋。下车时,风卷起尘土,他没有抬手遮挡,径直沿着排水渠旧线步行前进。

    赵亮坐在指挥中心,耳机紧贴耳廓,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他将无人机最后传回的画面定格在0.8秒的帧上,画面中那人从副驾下车,动作迟滞,右腿微跛。他调出步态分析模块,手动逐帧推进。数据库比对结果显示,该特征与三年前一起跨境走私案的嫌疑人匹配度达92%。那人当时化名“老林”,因证据不足未被起诉。

    他放大画面,聚焦袖口露出的金属链。铭牌模糊,但轮廓清晰。他调出旧船厂员工编号牌样本库,对比材质、刻字方式、链条连接点。匹配成功。编号牌属于城西报废船厂,2015年停产后已全部回收注销。但系统记录显示,仍有三枚未缴回,其中一枚编号为“LX”。

    赵亮在笔记本上写下“LX=林姓?X未知”,笔尖顿了顿,又划去。他想起郑宇轩说过的话:“每一分迟疑,都可能让一个孩子消失。”可此刻,他无法确定这枚铭牌是否意味着内部关联。他盯着屏幕,呼吸放轻。几秒后,他撕下那页纸,揉成团,扔进垃圾桶。

    郑宇轩抵达南门。铁门锈死,锁链断裂,像是被人强行拽开。门后是一条三十米长的封闭通道,尽头是冷库南墙,墙面剥落,爬满藤蔓。通道两侧堆着废弃集装箱,地面湿滑,残留着轮胎拖痕。

    他蹲下身,检查地面。拖痕方向由外向内,但车轮印宽度与冷链货车不符。不是同一辆车。有人故意将车厢拖至此处,制造假象。

    他继续向前,脚步放轻。通道尽头,一辆白色冷链车厢孤零零地停在墙角,车门半开,内部空荡。他绕车三圈,未发现血迹、指纹或任何电子设备残留。车顶无信号***,轮胎无破胎钉痕迹。这辆车从未真正启动过。

    他蹲在车门前,目光落在地面。湿痕中有一道浅印,像是袜子压过泥水后留下的轮廓。他伸手比对,印痕长度约十厘米,属于婴幼儿。他仔细查看袜印内侧,泥土被轻微凹陷,形状圆润,边缘清晰。

    红痣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