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章:国际合作再次合作(1 / 3)

加入书签

    沈棘站在银行门口,冷风扑面而来。他握紧手机,指节发白。东欧那边传来消息——废弃工厂已经空了。

    “他们在误导我们。”云芷低声说,眼神却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透出一丝冷静的洞察。

    沈棘没有说话,只是转身大步走向警车。他的脑海里迅速梳理着所有线索:资金流向、代号体系、加密信息、模拟倒计时……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更大的行动网络,而他们正站在风暴边缘。

    回到警局后,沈棘立刻召集技术组分析最新数据,同时联系国际刑警组织,要求启动跨国协作机制。他知道,单靠本地警方的力量已经无法应对这场复杂的较量。必须借助国际力量,才能在对方完全隐匿之前锁定目标。

    凌晨三点,视频会议室内灯光刺眼。沈棘和云芷坐在主位,对面是来自六个国家的执法代表,包括德国、奥地利、荷兰、波兰、瑞士以及国际刑警总部的联络官。屏幕上的时间显示为不同地区的标准时间,这意味着所有人都在牺牲休息时间参与这次紧急会议。

    “感谢各位配合。”沈棘开口,语气沉稳有力,“我们掌握的信息表明,赫柏团伙背后存在一个庞大的跨国犯罪网络,涉及洗钱、加密货币交易、艺术品走私等多个领域。目前,我们追踪到一笔异常转账最终流入‘曙光基金会’,并通过其掩护下的多个机构进行资金运作。”

    屏幕上切换出一张全球金融流动图谱,红点闪烁的地方正是关键节点。

    “我们的初步判断是,该网络的核心成员极可能藏身于东欧地区。”沈棘继续说道,“但刚刚接到情报,位于该区域的一处可疑据点已被清空,说明对方已经察觉到了我们的行动。”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我们需要协调各国资源,尽快建立联合调查机制。”云芷接过话头,声音清晰冷静,“我们建议成立临时专案小组,由各国提供情报支持,并共享数据库访问权限。”

    一名来自荷兰的高级探员皱眉:“我们愿意协助,但你们能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吗?毕竟,这个组织的技术能力不容小觑。”

    “我们会设立专门的加密通道,所有数据传输都将经过三重验证。”云芷回答,“此外,我们可以提供部分已解码的关键信息作为信任基础。”

    几分钟后,各方达成初步协议,决定由国际刑警牵头,组建联合调查组。任务分为三个方向:金融追踪、技术监控、实地侦察。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讨论内容涉及具体行动分工、信息共享方式、紧急响应机制等。尽管各国之间存在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但在共同打击犯罪的目标下,合作意愿空前强烈。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同步推进三条线。”沈棘总结道,“一是继续追踪那笔异常转账的最终去向;二是对‘Erebus’账户进行深度挖掘,确认其真实身份;三是加大对维也纳拍卖会的关注力度,防止他们在公开场合进行非法交易。”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