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3章(2 / 2)

加入书签

大多都汇集在长安,若是在外地一窝蜂地兴建书院,恐怕连招生都成问题,这与后世的光景截然不同。

    “说得是,兜兜转转,根子还是在蒙学和小学上,得先让读书的孩童多起来才行。”

    刘涵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明白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

    放榜的时辰未到,贡院门前早已是车马喧嚣,人头攒动。

    国朝富庶,文风随之鼎盛,读书人的身份地位与日俱增,这对大唐而言无疑是件幸事。

    前唐尚武,后宋崇文,各有所偏。

    倘若能将文治武功融于一炉,天下何愁不固若金汤。

    “长孙兄,咱们渭水书院今年赴考的学子声势浩大,想必能有个好结果。尤其是明经、进士两科,总不能每次都让国子监的人占尽了风头。”

    渭水书院由长孙家与郑家合办,作为两家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长孙冲跟郑海自然也要一同前来等候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