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1章(2 / 3)
快,我们的人根本望尘莫及,又能如何?”
谢韵亲身经历过犯人从眼皮子底下溜走的事,深知下头那些胥吏的辛苦。
就拿那些负责巡逻的武侯来说,每日在街上奔波,早已筋疲力尽,真遇上突发状况,往往已是有心无力,追不上逃窜的犯人。
“这确实是个大麻烦。长安城内人流如织,街道错综复杂,就算朝廷肯为武侯配马,也施展不开。”
“若是有办法能让咱们的人轻易追上贼人,那该多好!”
谢韵近乎异想天开地感叹了一声。
……
“侧妃娘娘,若想在长安城中不动声色地扩张咱们的势力,属下倒有个计策。”
燕王府内,刘谨躬身立于武媚娘身前,姿态谦恭至极。
“哦?讲来我听听。”
武媚娘端起茶盏,轻呷了一口,眼神平静地落在刘谨身上。
近来,她从李想对时局的态度中,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变化,心中也随之生出了些盘算。
燕王府权势滔天,当今圣上李世民在位时,因信任李想,尚能容忍。
可圣上终有老去的一日。
武媚娘感到,自己必须未雨绸缪。
“关键在于武侯与不良人。我们燕王府的锦衣卫在这些人中早已渗透,他们看似只是无品无级的衙门走卒,却是对长安城最了如指掌的一群人。倘若能将这股力量完全收归己用,在紧要关头,其作用未必会输给一整卫的兵马。”
刘谨身为李想的私臣,未在朝中担任任何官职,一身荣辱皆系于李想,可谓是绝对的自己人。
因此,武媚娘所提之事虽说有些逾矩,刘谨也只是稍作思量,便决心相助。
“既然刘管事认为武侯与不良人是突破口,那便抓紧去办。稍后我会带小玉米和小土豆出府,届时,皇后娘娘所赐的那块玉佩会不慎遗失。你可借此为由,向王爷建言,推行武侯改制之事。”
武媚娘行事向来滴水不漏,深谙如何制造一个恰到好处的由头。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谢韵心中暗叹,昨日还唯恐公务繁杂,一不留神得罪了哪位王公贵胄,今日这祸事便找上了门。
“严不良,此事可有眉目?”
谢韵的目光紧盯着眼前之人,语气中透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
此人便是长安县衙里公认的第一好手,严素。
严素此人,向来是根难啃的硬骨头,一身本事出神入化,却也因此目中无人,从县尉到县令,历任上官都对他颇为头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