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9章(1 / 3)

加入书签

    “我听说燕王府下属各大作坊已经雇佣了五万多名工匠,长安,登州,定襄等地,也不知道有多少工匠富了起来。”

    “不过,这口大钟的价格肯定不低,他请了这么多人,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呢?”

    “虽然朕不知道想儿要把那口钟卖给谁,不过,你也太小看大唐的有钱人了。”

    “这些年来,大唐各地的权贵们,不管是海上的贸易,还是各种作坊的建设,都赚了不少。”

    “不管价格有多高,都不会缺人买的。毕竟,这玩意不仅实用,而且还代表着身份。”

    李世民显然对大钟的未来寄予厚望。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这座大钟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制造起来也太麻烦了,他甚至还打算在皇宫里的每一座宫殿里都安装一座。

    “陛下,我听说燕王府的王富贵已经放出风声,要在珍宝阁里拍卖一座大钟。而且,这些日子,燕王殿下还经常往钟表作坊和钟表研究所跑,想来用不了多久,便会有新的消息传出。”

    一旁的张阿难适时插话道。

    “钟表研究所?”

    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组织的时候,感觉到了一丝异样。

    “不错,这钟表研究所是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下新成立的研究所,据说燕王和许敬宗对此很是重视,经常会有很多学生去那里研究,而这个研究所的负责人,就是发明了大钟的朗晴。”

    大钟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张阿难自然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去了解。

    还好,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朗晴,那个发明了这大钟的学生?直接让一名学生成为钟表学院的院长?!”

    李世民不禁对朗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大唐,想要一步登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阿难:“他们支持得还真不少。据说,那家钟表作坊的利润,已经有百分之五给了朗晴,燕王府光是买来的各种设备,就价值两千贯。”

    “这都是小事,真要算的话,也不算什么。不过,卖钟也能赚一大笔钱。若是朕估计没错,这作坊一年的利润,少说也有万贯之多。这等于说,那郎清一年可以领到超过五百贯的分红,而且还是年年都有。”

    这些年来,李世民的国库和私库都十分阔绰。

    虽然这些钱对他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但他能感觉到李想对朗晴的看重。

    这是在千金买马骨啊。

    ……

    “王爷,这些东西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