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田间诉悯农,却见人间至味(1 / 5)
付子明那双看过三朝风雨的眸子,古井无波的表面下,终于起了一丝涟漪。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季。
眼前这个青年,刚刚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狼狈不堪,却在脱困的第一个瞬间,没有关心自己的荣辱生死,反而问起了国计民生。
这跟他听闻的那个嚣张跋扈、奢靡无度的王府世子,判若两人。
“良计?”付子明自嘲地扯了扯嘴角,声音里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力。
“太子施粥,陛下嘉奖,百官称颂,万民感恩戴德。”
“老夫若是在此刻提出异议,说几碗稀粥救不了十万灾民,你猜,会有什么下场?”
他那苍老的声音,如同这冬日的寒风,刮得人骨头发凉。
“轻则被斥为沽名钓誉,哗众取宠。”
“重则就是居心叵测,意图动摇国本。”
“李公子。”付子明转过头,重新看向远方那些在风雪中若隐若现的窝棚:“你以为,老夫是看不穿这其中的门道吗?”
“老夫是不敢说啊。”
这一声不敢说,道尽了朝堂之上的万般无奈。
李季的心,猛地一沉。
连付子明这样的三朝元老,帝王之师,都到了不敢说的地步。
项远山与太子的势力,已经庞大到了何种地步?
付子明仿佛看穿了李季的心思,缓缓开口:“赈灾的粮食,不是没有,国库里,堆积如山。”
“但太子殿下压着,每日只放出定额,在城外熬成稀粥,吊着灾民的命。”
“如此一来,灾民感念他的恩德,陛下看到他的仁心,满朝文武,谁敢多说一句?”
“可这只是其一。”付子明的话锋,陡然一转。
“水患退去,更大的灾祸,才刚刚开始。”
“哦?”李季精神一振,他知道,这才是付子明真正想说的。
付子明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忧虑。
“水患过后,从上游冲下来一种前所未见的怪虫。”
“此虫遍体赤红,身披硬甲,刀枪难入,水火不侵,百姓称之为铁甲虫。”
“它们盘踞在南郊被淹过的所有农田里,啃食庄稼的根茎。”
“如今冬小麦刚刚种下,那是百姓们来年活命的唯一指望!”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