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活命的地(3 / 4)

加入书签

来正是小龙虾能够成为经济作物的核心优点,而它一旦成为经济作物,可以变成美味佳肴被端到餐桌上,那么它对生态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我们中国亿万老百姓一定会把它们消灭的干干净净。”

    这番话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杨家荣又问:“粪便的问题你们又是怎么考虑的?”

    王景山扶了扶眼镜,说道:“其实在这个项目立项之前,我们张云起张总和农研中心的专家们经过探讨,定下来荷+小龙虾共养的策略,也就是荷虾共生养殖模式,这个模式是我们联盛集团全国首创的农业共养模式,优点在于,我们可以利用水中的小龙虾吃掉有害昆虫,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方法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同时,通过种植荷等水生植物,化解小龙虾的排泄物,水会变得更清澈,保证水质稳定不影响生态环境。”

    杨家荣点点头:“不错,你们张总一直是个很有想法的人。”

    王景山笑了笑,回答道:“当然了,乔口镇一带水域面积大,水质条件本身就好,ph值7.2,水温常年保持在10-30度之间,适宜龙虾生长,这也是我们联盛集团选择这里打造这个特色产业的原因。”

    杨家荣问道:“现在这个虾一年可以生产出来几批?”

    王景山回答道:“利用水域资源和土质优势,我们一年可以养春夏两季小龙虾并且收获一次莲子,从而实现一塘三收。”

    张云起听见这话,补充了一句:“我们现在也在研究秋冬两季养殖小龙虾,从而实现四季都有虾。”

    杨家荣颇为意外:“秋天和冬天还能养虾?”

    王景山道:“这是我们生产基地下一步的重点计划,我这边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源,思路有两个,一个是采用工厂化屯养模式,利用立体水箱在工厂里养殖试产,这样一年能生产五批虾;第二个就是针对水田池塘,我们可以营造不同季节的小龙虾生长环境,搭配水草、水质调控,饲料投喂等技术,能够实现一年生产四批虾。估计年亩均产出大虾比例能够提升至50%左右!”

    杨家荣笑了起来:“这个要是实现了,就解决了小龙虾季节性限制的问题,以后我们可以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鲜虾供应上市。放眼全国,应该是唯此一家吧?设想很先进,要加紧技术攻关,争取搞个创新典型经验出来。”

    王景山正要开口,这时一个从水田里走过来的老农民忽然“哼”了一声,他讲道:“典型经验是出来了,面子工程也有了,但养这么多虾,卖不出去咋办哩?”

    这番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看向那个老农民,老农民刚犁了田,皮肤黝黑,脸上皱纹像刀刻一样,满身的泥巴,此刻手里牵着一头老牛,打着赤脚抽着旱烟棒,迎面走过来,面对他们一行衣冠整齐干净的城里人,也没有半点怯场的神态。

    杨家荣笑着问道:“这位老哥,你的这番见解有没有什么具体说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