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道(求月票求订阅)(3 / 5)

加入书签

国人民身体内的力量,跨越五千年,永在。」

    张云起没有作声。

    江汝勤又说道:「走吧。」

    一老一少穿过东方红广场,两人极少说上几句话,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的,但是那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边走路边看书的学生,遇到了坐在街灯下边啃馒头边看书的学生,不是一个两个,是一大群人。这群人在奋斗,在无声的暗夜里试图点燃星辰大海。

    张云起感受到了一股无声的力量。

    江汝勤却依然什么也没有跟他说。

    他跟着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过了化工院,生物楼,最后沿着岳麓山穿过吹香亭,最后抵达了终点,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湘南大学的二级学院,下面设有中国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和中国软实力文化研究中心等,这里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本科专业只有一个,一共80名教师,级别最低的都是博导,还是相当厉害的。

    一般而言,岳麓书院下午6点闭馆,或许是打过招呼,得知校长江汝勤要来,书院大门是开着的,并且留了灯。

    江汝勤带着张云起自赫曦台入,到了大门,他站在深深庭院前,抬头仰视着那副穿越时空、名震天下的岳麓书院大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张云起的目光却被大门门厅处的另外一副长联吸引了。

    长联是由着名古代文学专家马积高撰,着名书画家曾晓浒书。

    联云:「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在张云起看来,这大概可以看成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解释联——朱张意气,毛蔡风神。这八个字,概括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所有荣光!

    南宋孝宗乾道

    三年,也就是公元1167年9月8日的那天,37岁的朱熹从湘江码头登岸,拜访34岁的岳麓书院主教张栻。接下来两个多月,朱张二人的聚会,把岳麓书院推向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至于毛蔡风神,是不需要解释的。

    张云起打量长联的时候,江汝勤的目光盯着「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八个字有些出神了。在明亮的月光下,清俊山色与古朴厚重的门庭,衬得这个老人矮小的身影竟有些格外的儒雅。

    两人只是稍作停留,过了会儿,张云起跟着江汝勤穿过岳麓书院二门,来到专祀至圣先师孔子的文庙。

    在古代,岳麓书院拥有跟官办学宫一样独立完整的文庙,在全国书院当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