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热望(4 / 8)

加入书签

p;他自然是听闻了近来发生在张云起和联盛集团上的一系列变故。然而他只是一个农业技术员,和云溪村的农民一样,集团的大事情只能干瞪眼看着。

    从两个大型种养殖基地下来后,王景山领着还有些感慨不已的胡宪峋一行人赶往村文化中心停车的地方。

    下一站,他们要去龙景园产业园区。

    路上,他们经过了一大片农田。

    距离清明节还有一天,在蒙蒙春雨中,农人们戴着草帽,正在大田里抡看胳膊抛撒化肥。而在北面一大块平坦的尚未耕作的农地里,胡宪峋看到了好多挖掘机在肥沃的农田里挖泥毁农田和铲田埂。

    胡宪峋皱着眉说:「这是在做什么?」

    这时候恰好有一个头带草帽背着锄头的青壮汉子,听到胡宪峋的疑问,应了一声:「老人家,这你就不清白了吧,咱们云溪村已经放弃东家三厘地,西家两分田的散种方式了,我们要把田埂全部打掉,全部归拢一起,通电通水通路,打造‘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产量高"的稳定保量的农田!」

    胡宪峋笑道:「这个提法新鲜。」

    旁边的王景山讲道:「老人家,这是咱们董事长提的设想。」

    胡宪峋问:「哪个董事长?什么设想?」

    青壮汉子叹了一声,闷声闷气地说:「张云起呀,我们村走出去的娃娃。」

    胡宪峋问道:「他是什么一个设想?」

    王景山扶了扶眼睛,说道:「按照董事长的讲法,70年代小岗村提出了‘包干到户"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全国农民的生产力,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包干到户的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难免会出现部分生产资料私有化的情况。二来呢,土地细碎化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可能严重阻碍农业现代化高质量的发展,当下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农业生产不能进行统一的计划和安排,一些大型的农机具和新的增产技术措施无法推广,集体劳动协作力的发挥确实受到了大限制。」

    王景山继续讲道:「咱们董事长给的办法是,跟县里申请在云溪做试点,我也不太能听得懂,大概的意思是要把集体土地分成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所有权归咱们的村集体所有,承包权归农民,经营权也是农民的,但是村集体合作社已经和村里农民统一签署发包协议,把全村和附近村庄的农地全部收储上来,龙湾镇镇政府和合

    作社花了大价钱对农地进行集中整治,董事长对整治后的农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高标准农田!这个高标准农田的特点就是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

    胡宪峋点了点头「设想不错。」

    王景山又说道:「高标准农田建好后,再给到合作社100控股的华丰农业来经营,建成的高标农田的好处是很明显的,最核心的是产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