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长记性(2 / 3)

加入书签

p; 众人目光都看向他这位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

    赵闲庭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如今新朝初立,颁布新政,广开科举,求贤若渴。闲庭不才,读了几年圣贤书,也想……想去试一试这科举之路。”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科举?对他们这些山野村民来说,那是遥远得如同天上星辰一样的事情。

    赵闲庭继续道,声音愈发坚定:“若侥幸能得个功名,哪怕只是个秀才、举人,将来在县衙里能说得上一句话,咱们青溪村的人再出去,旁人或许也能多看顾几分,少受些今日这般的欺辱。至少……能给村子多个依仗,多条路。”

    他这番话,说得朴实,却一下子点醒了众人。

    是啊,总不能永远躲在山里,也不能永远依赖白未晞的武力。如果能有一个自己人,通过读书科举走出去,获得官面上的身份和地位,那才是长久之计!

    林茂看着赵闲庭,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烟袋锅都忘了抽:“闲庭,你……你说真的?你有这把握?”

    赵闲庭谦虚地摇摇头:“科举之路千军万马,闲庭不敢妄言把握。再好好温读两年,等外边稳定后尽力一试。为了我自己,也为了咱们青溪村。”

    村民们的情绪再次被点燃起来,这一次不再是盲目的向往,而是看到了一种更实际、更可靠的希望。虽然依旧艰难,但读书科举,总比让孩子们硬着头皮去面对外面的豺狼虎豹要更让人安心。

    “赵夫子说得对!”

    “是该去试试!”

    “咱们村要是能出个秀才公,那可是天大的喜事!”

    夕阳彻底沉入山脊,暮色四合。青溪村的人们站在渐起的晚风中,心情却如同这夜色一般,复杂而深沉。有对外界险恶的后怕,有对未来的担忧,但此刻,更多了一种基于现实考量而生出的、新的期盼。

    白未晞安静地站在人群边缘,听着他们的议论,看着赵闲庭眼中那簇陌生的、名为“抱负”的火焰。她不太明白“科举”具体意味着什么,但她能感觉到,这个村庄寻求生存与未来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某种转变。

    翌日清晨。

    天色刚亮,薄雾尚未散尽。白未晞的屋门外便传来了些许动静。

    她打开门,只见狗子娘、水生爹和铁蛋奶奶有些局促地站在外面,手里各自提着东西——一串品相最好的腊肉、一小袋精挑细选过的粟米、还有一篮沾着晨露的最水灵的野菜。

    “未晞姑娘,”狗子娘脸上带着淳朴又不好意思的笑容,“昨儿个真是多亏你了!这几个孩子愣头青,要不是你,可遭大罪了!这点东西你千万别嫌弃,是我们几家的一点心意。”

    “对对,拿着吧,千万别客气!”水生爹和铁蛋奶奶也连忙附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