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观察者之庭(1 / 4)

加入书签

“观察者之庭”。

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冷静而疏离的意味。星语置身于这个由六块巨大黑色棱镜构成的六边形空间,感受着那无处不在的、几乎凝成实质的秩序能量场。这里安静得可怕,只有能量导管中细微的流动声和监控探头偶尔调整角度时发出的、几不可闻的机械轻响。

中央的光台比静滞庭园的更加复杂,表面布满了不断变幻的细微光路,与她意识连接时,能提供一种极其清晰而高效的思维加速和信息处理辅助,但同时也将她与这个空间的监控系统更深地绑定在一起。

她成了被观察的核心。

兰-07的光影几乎常驻于此,不再需要借助辅助棱镜显现。它悬浮在光台不远处,如同一个沉默而尽职的狱卒兼记录员。星语能感觉到,除了兰-07,还有更多无形的、来自瑞多兰主系统的感知力场笼罩着这个空间,无时无刻不在记录着她的每一丝能量波动,每一个意识涟漪。

最初的那几天,对于星语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她被卷入了一场高强度、事无巨细的情报问询之中,仿佛永远没有尽头。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瑞多兰。

瑞多兰对“先驱者”和“逻辑湮灭”的力量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兴趣,他的问题如连珠炮一般源源不断地向星语袭来。这些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咋舌,从宏观的战略模式到微观的能量粒子振动频率,从方舟智库的建筑风格(如果那也能称之为风格的话)到“归零”发动时周围时空的曲率变化细节……无一不是瑞多兰关注的焦点。

面对如此刁钻的问题,星语感到自己的大脑像是被抽干了一样。她竭尽全力地回忆着每一个细节,用最准确的语言描述着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为了让瑞多兰更好地理解,她甚至还利用光台的模拟功能构建出了意识模型。

然而,尽管星语已经如此坦诚,她还是有所保留。她隐瞒了关于花园文明的具体坐标和核心机密,这是她最后的底线。但对于先驱者和那次毁灭性接触,她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她知道,这是她表达诚意、换取信任和生存空间的唯一筹码。

她讲述了先驱者冰冷绝对的净化逻辑,描述了方舟智库那庞大如山岳、结构非欧几里得几何的恐怖形态,细致还原了“归零”力量爆发时,那种万物失去意义、规则基石崩塌的可怕体验…

她的叙述平静而客观,但那些内容本身所携带的绝望与毁灭气息,让整个观察者之庭都仿佛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寒意。兰-07的光影在记录这些信息时,波动都似乎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

瑞多兰沉默地吸收着这一切。他们没有做出任何评价,但星语能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感正在形成。她提供的情报,显然极大地更新了瑞多兰对宇宙潜在威胁的认知数据库。

问询间隙,则是同样高强度的身体检查和分析。

针对L-印记的监控达到了极致。无数看不见的传感器从各个维度扫描着那个几乎熄灭的小点,分析它的每一次最细微的“呼吸”,试图建立其完整的能量模型和规则图谱。星语配合着进行各种测试:在不同强度的秩序场下记录印记反应,尝试用极其微弱的各种能量频率去刺激它(在绝对控制和安全措施下),甚至允许瑞多兰系统短暂地、极其小心地向其注入一丝经过严格过滤的秩序能量流,观察其反应…

这个过程同样充满了风险。每一次测试都可能惊醒那沉睡的凶兽。星语的精神时刻紧绷,监控网络全力运转,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好在L-印记似乎真的陷入了极深的沉寂,对绝大多数温和的测试都毫无反应,只有在接触到极其接近“逻辑湮灭”本质的高阶秩序规则时,才会产生一丝微不可察的、本能的“排斥”涟漪。

这些数据显然让瑞多兰的研究者们如获至宝。星语能隐约感觉到,围绕着她和L-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