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裂隙微光(2 / 4)

加入书签

原理、监控数据和之前接触那印记“本质”时获得的模糊感受。

渐渐地,她摸索出了一些门道。她发现,不能一味追求强大的屏蔽,那反而可能惊动印记。需要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隔离,让秩序场的力量如同水银泻地般无孔不入,却又温和地填充印记与外界能量环境之间的每一个“间隙”,形成一道无形而致密的屏障。

同时,她还尝试将一丝混沌本源的特性融入算法引导的能量中。混沌并非秩序的绝对反面,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作为一种“缓冲层”或“伪装”,让秩序场的屏蔽变得更加柔和,更不易被印记本身察觉和排斥。

这无疑是对瑞多兰技术的“魔改”,风险未知。但她凭借对自身力量的精准掌控和对印记的深刻理解,小心翼翼地进行了尝试。

数不清多少次失败和调整后,某一天,她终于成功了!

一个极其微弱、几乎无法被外界察觉的、融合了秩序稳定性与混沌包容性的微型动态屏蔽场,被她成功激发,如同一个无形的、活着的茧,精准地包裹住了那缕印记。

监控数据显示,印记与外界的能量和信息交换瞬间降低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水平!那残存的、通向方舟智库的微弱链接感,几乎被完全切断!而印记本身,依旧保持着沉睡般的惰性,并未对这种包裹产生任何排斥反应!

成功了!她真的做到了!

一股巨大的成就感涌上心头,几乎让她喜极而泣。这意味着,她很大程度上摆脱了那个最大的隐患——被方舟智库通过印记追踪到的风险!只要维持这个屏蔽场,她就能更大程度地掌控自己的行踪和安全!

她将这个屏蔽场设置为最低功耗的持续运行模式,并将其与控制意识线程连接,一旦监控网络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或印记活性提升,屏蔽场会自动增强。

做完这一切,她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自从被种下烙印,流落混沌海以来,她第一次感觉命运的天平,真正开始向自己这边倾斜。

心情放松之下,她想起了兰-07。她承诺过要反馈数据。于是,她将监控网络记录的部分不涉及核心秘密的数据(主要是印记在不同强度秩序场环境下的基础反应数据),以及她对那套秩序场算法“应用于自身稳定”的“一些初步心得体会”(经过大量删改和模糊处理),整理成一份报告,通过辅助棱镜发送给了兰-07。

【数据已收到。分析中…】兰-07很快回应,【数据显示异常源对外部秩序场干预耐受性良好,活性抑制效果符合预期。你对基础算法的适应性调整思路…具有独特性。数据已收录,感谢你的反馈。】

兰-07的回应依旧平静,但星语似乎能感觉到那么一丝极细微的…认可?或者说,是对她这个“样本”展现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的研究兴趣变得更浓了。

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证明她的“合作”姿态和“研究价值”正在发挥作用。

处理完体内的隐患,星语的注意力再次转向外部。那两次神秘的探测信号,始终是她心头的一根刺。虽然屏蔽场的建立降低了风险,但不知对方底细,终究难以安心。

她再次尝试向兰-07旁敲侧击地打听,但得到的回复依旧是“无异常”或“常规波动”。瑞多兰似乎真的并未将其视为迫在眉睫的威胁,或者他们的监控重点并不在这方面。

既然无法从瑞多兰这里获得直接信息,她决定自己想办法。

她开始有意识地在棱镜之间“散步”,利用新获得的有限活动自由,更仔细地观察这个哨站。她行走在巨大的棱镜之间,感知着能量流动的脉络,留意着任何可能存在的、通往外部或者内部其他区域的通道或接口。

她发现,这个“棱镜之间”空间远比她想象的要大,而且结构复杂。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