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3-EP1:巴别塔(4)(1 / 6)

加入书签

    OF3-EP1:巴别塔(4)

    【人类安全进入太空的科学技术也为地球上的人类带来了惊人的医学进步。太空研究带来了新的知识、技术和仪器,使一些卧床不起的病人能够行走,完全听不见的人能够听到声音,哑巴能够说话,在可预见的未来,甚至可能使盲人“看见”。】——约翰·多伊,1965年。

    ……

    浩瀚太空之中,几颗连接成为一体的小行星正在推进器的作用下缓慢地向着远方的蓝色行星航行着。在它附近,一艘经过简单改造的宇宙战舰——仍能看得出原有的民用运输宇宙飞船的外观——忠实地负责着护航任务。首次见到这等景象的地球联邦公民们或许会感到惊奇,但那些时常前往外太空执行任务的联邦军官兵们早已对此见怪不管了:从地月圈到火星圈再到小行星带的航线上,沿途遍布以这种方式往来的小行星矿场或基地,另有一些则在运输和航行过程中被就地改造成为了中转站。

    数年之前,当UNION决心资助拉尔夫·埃夫曼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前往木星圈同沦为俘虏的天人组织成员一并研究太阳炉的制造方法时,一个棘手的问题很快浮出了水面:地月圈与木星圈间隔太远,从地球联邦本土往木星圈输送补给的成本过高,而且联邦无法应对发生在木星圈的紧急状况。经过长期调查仍无法得知天人组织当年在木星圈秘密建造太阳炉时如何及时从外界获取补给的地球联邦于是启动了另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那就是在地月圈和木星圈之间开辟和建造一条稳定的航路、以航标的形式将这航线确立下来。

    时至今日,太空工程学专家们很难说得清太空移民计划和建造宇宙航标之间的关系。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两项工程互相促进,而且构成了地球联邦接下来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的一部分。不过,受命前去执行任务的企业员工和联邦军官兵们往往并不在乎那些冠冕堂皇的口号,地球联邦一切激动人心的宣传也与他们无关。前往更偏僻的太空工作能得到更多的补贴,这就足够了。

    “等到我们把这一组小行星交给A-LAWS的人,任务也就结束了。”航程接近尾声,紧张的情绪有所缓解的联邦军官兵们于是畅想起了返回地球后短暂的美好生活。自愿执行这项任务的他们将会得到一大笔额外补贴,而这艘宇宙战舰中的大部分官兵会在返回地球后不到10天的时间里将它花得一干二净。“只要能够忍受孤独就有钱赚……趁着这机会消失之前,得多执行几次任务。”

    “只要能够忍受孤独就行?你们太小看这种孤独情绪了。”舰长不像身旁已经提前开始庆祝的船员们那样轻松自在,他在途中和不同补给点接洽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另一些战友们的处境。“我说,你们真的明白为什么很少有人愿意报名参加长期在小行星上值守的任务吗?几乎所有从那些地方返回的军官和士兵都要接受心理医生的长期治疗……有些人甚至只能住在精神病院里了。没经受过那种孤独,就别这样理所应当地说漂亮话。”

    “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更刺激些吧,长官。”一名看上去还不到20岁的白人船员笑着说,一成不变的生活确实可能导致许多精神病症,“您看,我们既要防止被关在小行星矿场里的这些人自寻死路,又要随时准备迎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