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9-EP2:天鹅湖(12)(3 / 6)

加入书签

;“短期内没有必要再撤离,上一次我们慌慌张张地跑出去就已经让大家非常不安了。”舒勒摇了摇头,否决了岛田真司的建议,“我们这里的情况必须要保持稳定,岛田。希望你的方法会有作用,我不希望我们的团队在不久之后也成为由一群终日只能坐在椅子上担惊受怕又什么都做不了的废人组成的一个名存实亡的肿块。”

    “但是当天的情况确实很危险,那些东德人在各地都——”

    放在岛田真司那一侧桌子上的电话响了,眼疾手快地抓起了话筒的岛田真司匆匆地和电话另一头的人说了几句,而后披上外套离开了房间,把舒勒丢在了这里。并不会因此而认为岛田真司无礼的舒勒又花了几分钟之间整理他的思路,然后也离开了房间。他们的时间仍然不够用,而外部的环境却在一天天地恶化。这里没有人是钢铁铸就的机器,时刻会被外面的风吹草动所影响的研究人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工作效率下滑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确保外部环境基本安全的西德军则并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给予人们必要的信心。

    察觉到了科研团队有自行瓦解风险的岛田真司不能再犹豫下去了,发生在不久之前的事故更是坚定了他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手段管理这些人的决心。和看上去相对高效的BETA相比,人类已经在无意义的内耗之中浪费掉了太多的资源和时间,类似的情况可不能在研究基地里重演了。

    “莫瑟博士,我们得把体检计划早点提上日程了。”半路上,路过莫瑟的实验室的岛田真司走进去和亚历山大·莫瑟打了招呼,“这也是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着想。”

    “什么时候?”

    “越快越好,这事不能再耽搁了。”说着,岛田真司和同事道别,他还有其他实验要完成。那只是一个针对光线级BETA样本的小实验而已,算不上什么值得他重视的要务,他会对此动心思还是因为埃贡·舒勒对光线级BETA生成激光束的原理的阐释给了他不小的启发。

    与此同时,处在安全环境中的舒勒和岛田真司也没有忘记为身处前线的同伴们提供必要的支援,其中包括舒勒刚刚设计出的激光武器和理论上早该到货的新型战术机。前者由于舒勒力求让测试用激光武器达到自己所要求的标准而迟迟不能离开实验基地,后者则由于生产商方面屡次借故拖延时间从而面临着和激光武器一样的窘境。结果,迈克尔·麦克尼尔只好指挥着由F-4和F-5型战术机混编的部队和BETA血战。

    还算认真负责的岛田真司在更为繁重的研究项目将他包围之前同舒勒认真地讨论了出了一个用来生产BETA诱饵装置的工艺流程,这样一来NATO联军就可以在多条战线上有效地分摊BETA施加的压力。不过,这套工序仍然需要消耗很长时间,而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到布达佩斯战役开始前夕,已经连续两个多月开足马力生产诱饵装置的美军也只拿出了一百多个装置,而且其中还有许多残次品。一想到类似的残次品在埃尔福特战役期间可能间接地害死了倒霉的帕克,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些装置上的彼得·伯顿便感到心神不宁。

    这全都怪岛田真司尚未找出更简单的检测方法。

    经过对埃尔福特战役的充分研究,UN军决定稳扎稳打、放弃毕其功于一役的不切实际念头。尽管如此,遍布战场四处的BETA带来的威胁是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