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5:迦乐季(16)(3 / 6)

加入书签

了一鼻子灰的麦克尼尔只得另寻他法,他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那些仍未被印军占领的设施上。

    这是明摆着的,军方的大人物们(或许还有坐镇新德里和柏林的文官们)并不在乎这里曾经发生的惨剧。无论是死掉了三十万孟加拉人还是三百万孟加拉人,那都不过是新秩序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过程中所必要的损失而已。几百万手无寸铁又食不果腹的文盲并不能给高高在上的政客和将军们带来多少收益,沾着这百万人的鲜血的智慧结晶却可以。

    但麦克尼尔手头并没有一支用于执行他命令的可靠又强大的部队。约书亚·米切尔的行动受到施密特中校的牵制,而谢里夫·罗易乃至整个Z集团在印军干预之后就成了尴尬的局外人——这些人明明才是在过去一年中和巴基斯坦人的十万大军血战到底的功臣,如今却只能坐视印度人前来接收战果。

    “……我突然想要给自己放假了。”麦克尼尔坐在卡车里,沮丧地同斯塔弗罗斯一起看热闹。他手中仍然掌握着一定的资源,只是无法用到他所需的地方。“没想到最后会是这个结果。”

    望着麦克尼尔那双失落的眼睛,斯塔弗罗斯无言以对。事到如今,他们仍有全力一搏的机会,只是其成本并非此刻的麦克尼尔和斯塔弗罗斯所能承受的。

    围困也许还会持续很久。印度人、孟加拉人以及达卡的巴基斯坦人(当然也包括那些同样被围困在城市内的外国人)都有各自的条件,既然各方愿意走到谈判桌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大打出手,就说明事态还有和平解决的余地。

    但这对麦克尼尔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摧枯拉朽的攻势和突然之间的停火都不符合他的利益,那只会让他进一步失去浑水摸鱼的机会。正是因为强势的印军介入了东孟加拉危机,他和斯塔弗罗斯才从孟加拉人倚重的重要角色摇身一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当斯塔弗罗斯试图继续频繁调动白袍大斋会的信徒们以从事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名义搜集情报并顺便办些私事时,一些印度军官很不友善地对着身披白袍的志愿者们说,他们不介意事后调查一下白袍大斋会在印度境内的所作所为。

    一筹莫展的麦克尼尔和斯塔弗罗斯顿时失去了用武之地,他们只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蹲在孟加拉人的营地里和往日的同伴们打招呼、说些不痛不痒的闲话。

    孟加拉人的心情也不怎么愉快,许多驻扎在达卡周边地区的孟加拉人士兵都对抢占了先机而迟迟不发动总攻的印军产生了不满情绪。要求以孟加拉人的奋战为战争划上句号的声音越来越强势,而同时承担着各方面压力的Z集团却不可能呼应士兵们的要求。

    “……胜利近在眼前,可是我们却还要按照一套虚伪的流程表演一番。”谢里夫·罗易甚至没有在麦克尼尔面前掩饰自己的不满,“实在令人无法接受。”

    “过不了多久,你们就必须按照另一套规矩来办事了,罗易。”麦克尼尔每次都会安慰罗易不要因为现状而丧失对于未来的信心,他同时指出赢得这场战争之后的孟加拉人必须要面临着更多艰难的考验,“这还只是个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让你我都感到不舒服的事发生在你的家乡,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接受这一切。”

    后来麦克尼尔把这事当笑话讲给了斯塔弗罗斯听。原GDI指挥官用无奈又带着三分戏谑的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