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3-EP4:血海沸腾(15)(2 / 6)

加入书签

sp;“不着急,他们不催,我们就不考虑。”舒勒挥了挥手,“别那么着急,有时候连负责项目的人都不一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每一次汇报时,那些瞌睡连天的大人物都会惊讶于舒勒那种无可辩驳的口吻。未经准确的实验进行验证的前提下,很少有人会用那样的语气来预估尚未得到确证的性能水平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敢这样说话的研究人员如果不是这一领域的权威,那么就很有可能是用一个虚假的概念来骗取经费的诈骗犯。舒勒的小发明只有在帝国军士兵身上才能得到验证,这样大胆的实验反而是帝国军不敢轻易采用的建议。

    既能得到下属的支持,又能在上司的检查和责问面前蒙混过关,埃贡·舒勒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且令他本人十分满意。美中不足的是,他至今找不到解决脱发的方法。听说麦克尼尔也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想必以后两人会在脱发问题上存在许多的共同话题。

    不过,即便是在协助麦克尼尔这一方面上,舒勒的工作并非仅限于通过其开发的程序提高麦克尼尔的战斗力。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利用麦克尼尔提供的情报从不会被轻易追踪的区域调查发生在韩国的一系列蹊跷事件。可惜的是,埃贡·舒勒从来不是情报工作专家,既然麦克尼尔如此放心大胆地把调查工作交给他来负责,舒勒也只好选择了外包。

    至少,他相信自己筛选出的【承包商】是值得信任的。

    “我去找上校讨论一下器材进货单的报销问题,你们继续干活。”舒勒拍了拍桌上的文件,“认真一点,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

    负责管理或者说监视研究设施的帝国军情报部军官名叫伊恩·库尔茨,以前参加过墨西哥战争。舒勒不清楚这样的老资格军官为什么会被调到情报部的冷门职务上,也许这是当事人自己的选择。

    麦克尼尔提供的情报种类复杂,而且杂乱无章,缺乏统一的导向。起初,舒勒会将部分情报单独地交给那些闲来无事且不怎么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的军官去分析,但这一做法随后被证明后患无穷:一旦这些调查人员开始交谈,舒勒和麦克尼尔的一切都会立刻暴露。不仅如此,倘若其中有人反过来要挟舒勒,仅凭舒勒目前孤身一人留在美利坚帝国的状况,是缺乏反击能力的。

    于是,埃贡·舒勒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投靠这座研究设施中来头最大的军官。

    这不是他第一次这样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没有人可以活在同他人完全隔离的世界中,即便是更醉心于科学研究而非权力的埃贡·舒勒也必须通过掌握对应的权力和话语权来确保自己能够随心所欲地调动各种资源用于搭建通向目标的高塔。在那个逐渐地因对抗gla的战争而愈发偏激的eu中,舒勒无视了主流舆论对那些不合群的科学家的打击和排挤。他是本应站出来说些什么的,而他没有。

    坦诚地讲,舒勒不喜欢这样的环境,连空气都令人窒息。在为nffa工作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舒勒深切地体会到了当年的压力又一次回到了他身边,无孔不入的监视和搜查使得许多研究人员逐渐精神衰弱。

    个人无法改变环境,那就只有适应环境了。

    埃贡·舒勒相信,这是一场充满了恶趣味的游戏,而李林向着每一个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