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想见老乡(2 / 2)

加入书签

觉得她也会紧张,但想这天想了不知道多久,好像一切都顺其自然,半点都不紧张了。

……

随着一项项新的政策出台,大宁王朝开始稳步发展。

现在很多事情都要李木亲自拍板,把李木累得够呛。

于是李木成立了内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军务阁和民务阁。

军务阁由马如龙领衔,民务阁则由李二铁领衔。

各大事宜,只要不是绝对需要李木拍板的,内阁都可先行定下,再给李木过目就行了。

这样不仅仅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也能为李木减轻不少负担。

李木敢放权,是因为他有绝对的掌控力。

所有入选内阁的大臣,也都是李木的心腹,清一色当朝宰相。

某日,一辆马车进入白玉京。

这座起步能容纳二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如今只有不到八十万人,算不上热闹。

女子从马车里探出脑袋来,四处看看。

自从她上一次离开庐阳,她就对庐阳幕后的主人有所怀疑。

后来又在淮南道待了几年,淮南的一切都是照搬的岭南。

她总觉得,岭南和淮南治理的理念太过于先进了,很多条条框框,都不像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想得出来的。

比如在大马路上划分车位,马车需要停放在车位上,否则要被罚款。

还有各大商家统统都要注册税号,凭税号缴税,从而能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

很多政策,理念都非常先进。

五六年过去了,这个新的封建王朝,早已涌现了一大批资本主义,都已经不是萌芽阶段了。

可她之前结识过淮南道的两位主官很多次,发现时境迁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

也许是她想多了,古代也能有聪明人吧。

但最近大宁王朝突然推出的一系列新政,让她彻底绷不住了。

比如声势浩大的科举改制,其宣传语是一句大白话“让全天下所有人,都能学有所成”。

再想想其中的内容,建立阶段性的教育制度。

幼学,小学,中学,大学。

且严格规定了学生接受每一个阶段教育的年龄段。

幼学两年,四岁到六岁,小学六年,六岁到十二岁,中学六年,十二岁到十八岁,大学四年,十八岁到二十二岁。

国子监依旧存在,原本国子监只接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入学。

但现在国子监改了,改成了大学毕业后,如果成绩优异者,可进国子监继续深造。而国子监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分院。

虽然目前教育改制正在尝试,目前只有岭南,淮南和中原三个试点。

不过这很明显就是照着后世的教育模板来改革的啊。

女子合理的怀疑,这个架空的世界,有着她的老乡!

这些先进的政策,只是让她觉得李木有可能是穿越者。

而最让她合理怀疑的证据,就是李木作的那几首诗词!

不可能这么凑巧,李木作出了几首和前世历史上那些诗人一模一样的诗句吧?

她现在很想去见见自己的老乡,所以进京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