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让小师叔在沪城出名(4 / 4)
些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人,最好是再找一些普通路人一起做推荐指南。”
黄涛有些奇怪:“找路人为什么要找路人”
“很简单,找路人,你和路人的评价一致,才更能体现出你的公平公正。”
被冯正明这么说,黄涛也觉得确实是这个道理。
“行,到时候听你的,我们先把名气打出去,然后推出我们的餐馆推荐指南才能让更多人信服。”
冯正明叮嘱小师叔:“可要记住了,别被功利心影响。”
黄涛被冯正明的提醒,在电话那边很认真答应。
“好,我一定会注意这点。”
之后,黄涛接受了报纸和电视台的采访。
在采访中,他也是直接提到了冯正明是自己师侄,自己来到沪城写两篇本帮菜和沪城其他外帮菜的文章受到冯正明指点。
更是把第二篇两人署名的那篇文章,当众说出主笔都是冯正明写的事实。
黄涛的采访过后,他在沪城确实是一举成名。
在很多人眼里他已经是沪城美食家代表。
过去,很多人会觉得,国内没有美食评论家。
与此同时,港城和海外一些美食评论家的名声也随之传开。
大家在进行一些对比后,觉得黄涛还是要比港城和海外的更加具有专业性。
毕竟黄涛所撰写的两篇文章,确实是把相当多大家不知道的细节都写到。
而且之后蔡先生和唯灵受邀来沪城参与活动的时候。
他们两位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看了黄涛的文章,觉得写的确实非常专业。
当然,蔡先生和唯灵来沪城是冯正明和江成哲邀请来。
冯正明也是事先跟两个人进行了一番知会。
让蔡先生和唯灵也帮忙认可黄涛。
当然,冯正明也是介绍了黄涛和他们认识,并且拉上蔡先生和唯灵先生一起,开始筹备制作沪城的餐馆推荐指南。
这份推荐指南刚开始创刊,冯正明和蔡先生、唯灵先生两位理念就出现分歧。
蔡先生和唯灵明显受到海外的一些影响,觉得应该和海外的一样,推荐有品位的高档餐厅。
但冯正明坚持:“我们不能走那种推荐方式,我们要推荐更多接地气,能够获得普通人好评,被很多普通人喜欢的餐馆。
两位不要忘记,我们推荐指南是要让来到沪城的外地人,知道该去哪吃的美食。
而不是向他们推荐,可能在沪城大多数人都吃不起的那些高档餐厅。”
在冯正明坚持下,最终蔡先生和唯灵还是向他妥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