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见到偶像(求订阅,求月票)(3 / 4)

加入书签

还真是没有走遍齐鲁的各个地方,这次我就想是花上一年的时间,用自己的双脚,在齐鲁大地走一走,看一看。

为我们的鲁菜寻到根,找到鲁菜发源的那个源头,去各地看看,那些很老的村子里,保留下来鲁菜最早的样子。”

这番话说出来,郑成生带头,包间里大家一起给冯正明鼓掌。

“好,真好,冯状元你这个想法是真的非常好,我们厨师,就是要找到那个根,要知道一道菜它做出来,背后所承载的一些东西。

只有找到了根,我们才能更加尊重到我们手上的每一样材料。

才能把每一样材料全都给更好的做成美味的菜肴。”

郑成生的话,让冯正明觉得相当有共鸣。

“郑师傅您说的太对了,我不希望自己拿到了全国状元,以后就在状元的名字。

我是希望自己还能进步,可以不断的进步,可以用我的厨艺,带给人们更多的美食享受。”

这番话,可能并非是所有厨师的心声。

但至少在这一刻,这个包间里的大师傅们,心里都有这样一番话。

虽说厨师是大家赖以生存的手艺和职业,但厨师同样也是大家所真正热爱的。

因为热爱,大家才能够把菜做的更好,做到自己的极致。

郑成生感叹:“果然还是年轻好,年轻人比我们可是更加敢想敢干。”

在场其他厨师全都点点头赞同这话。

可以说在场的厨师里,只有冯正明年龄最小。

其他厨师基本都在三十多岁了,带队的郑成生已经四十多。

年龄上来说,冯正明和在场其他厨师真的算是两代人。

接下来,大家听冯正明说了一下他路上见闻。

听他说起,齐鲁各地一些村子里不一样的特色烹饪。

也让在场京城饭店厨师们有点大开眼界。

毕竟过去,京城饭店厨师,基本上都是很正统的科班出身,他们从当学徒开始,就是一步一步的按部就班学起来。

冯正明这一趟齐鲁各地之行,看到一些更加乡土气息的烹饪。

着实是有点让京城饭店厨师意想不到。

冯正明也通过攀谈,了解到这次京城饭店来的大师傅里,实际上并没有鲁菜厨师。

来的厨师是淮扬菜、粤菜、川菜和谭家菜的大师傅。

可以说在场的厨师们,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在国内相应菜系里数一数二的大师傅。

冯正明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

因为他知道,京城饭店里各个菜系都是有自己的特色在。

和各菜系当地的一些菜品做法上会有一些差别。

可能菜的名字都是一样。

但京城饭店可能在做法上完全不一样。

做出来菜品味道上自然也不同。

所以这次和京城饭店的大师傅们交流学习,冯正明已经做好了,要从这些大师傅的手上,学到一些京城厨艺上的精华。

因为是晚上,所以大家也就没有聊多久。

冯正明和高峰义作陪,和京城饭店大师傅们吃了这顿晚饭。

因为是招待京城饭店大师傅,晚上岛城酒店的厨师也是真的下了功夫。

做了好几道很考验手艺的鲁菜,也都是水平在线。

冯正明看到,高峰义见到今晚上桌的菜,悄悄的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他真的是忍不住想笑。

吃菜的过程里,郑成生和京城饭店的大师傅们,也都是向冯正明和高峰义问了一些鲁菜做法上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