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木雁之间(3 / 4)
然离开了叶家。
其实我心魄已养的差不多了,只是伤口愈合还需要点时间。
归云观在城西归云山。
时节已是中秋,满山红叶,层林渐染。
归云山是临城人踏秋的好去处,这里交通便利,环境清幽,很受临城人欢迎。
我从叶家徒步走来,赶到归云山下时天也才刚亮。
归云观在半山腰,云遮雾绕。
晨雾在山间缓缓流动,道观三清殿的屋顶时隐时现。
山道无人,石阶沾满夜露。
道旁野菊开得正盛,金黄花蕊间还栖着未醒的露蝶。
越往上走,雾气愈浓。
渐渐连十步外的石灯笼都只剩轮廓,唯有道观的木鱼声和念经声清晰入耳。
这会正是早课时间,道士们在念吕祖心经。
“天生万物,惟人最灵。非人能灵,实心是灵。心为主宰,一身之君。役使百骸,区处群情……”
提及心经,人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佛经。
就是那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佛教经典,般若智慧的核心源泉。
佛教心经讲的是解脱,道门心经讲的是修行。
我读过道藏,也读过佛法。
儒释道三家经典很早就读了个遍,也常拿三家思想做对比互相印证。
最终,还是更倾心于道。
或者说我倾心的是庄子笔下的道,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人相忘于道术,鱼相忘于江湖。
庄子是古往今来思想最天马行空,最懂老子,也是最懂龙的人。
逍遥游写的是大鱼,实则写的是龙。
庄子把老子比喻为龙,说他尸巨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为,君子若能静守五脏之精气,沉静内观,精神中便会有龙的形象显现。
其深沉如深渊,静默中却能震撼神灵与苍天。
在山木篇中,庄子还提到了木雁之间和龙蛇之变,说君子如龙应当有龙蛇之变。
天时在我,便登临九天,喷云吐雾,乘游八荒六合。
若时机不对,就变为蛇。
隐藏在草莽之间,与蚯蚓蚂蚁为伍,住在泥泞的巢穴,吃着肮脏的食物。
我以乾卦悟道,庄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