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不进山打猎不行了(2 / 3)
施工队的大师傅能挣到钱。
徐林给出的盖房工费,那都是整个镇子,甚至整个回龙县数一数二的费用。
这还说的都是正儿八经参与到盖房干活的弟兄们和工人。
另外还有一些徐家屯的关系不错的,偶尔来帮个忙,补个缺什么的。
徐林也是给人算钱的,而且算的还都不少。
所以这样一来呢,他的盖房工费支出,就比一般人家盖房工费支出,多出了一倍。
这还不算完,盖房的工人们,每天按道理是需要在徐林家吃上一顿饭。
这是这个年代的规矩,毕竟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专业的地产公司和装修公司。
找人干活,管人吃饭,那是很正常的。
一天一顿饭,徐林的支出,又比正常人家盖房支出要多出去两倍。
为啥呢?因为他自己定的,吃就要让工人们吃饱。
顿顿的白面馒头,时不时的还搞点猪肉炖粉条子给大家伙解解馋。
这一来二去的,成本又增加了一大截。
所以,当陆月蓉把这两样用工的成本一相加,徐林就直接看傻眼了。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合着自己和媳妇紧挣慢挣的这些钱,竟然还顶不住自己盖上一次房。
当然了,如果开支也仅仅只有这些也就算了。
毕竟陆月蓉的工坊还在挣钱嘛。
也不至于让徐林这么快就把家底给掏空。
可是问题,就在于这第三项开支,也和第二项一样花钱。
第三项开支,就是陆月蓉的工坊开支。
怎么回事呢?
这事还要从过了年之后,棉纺厂的业务萎缩说起。
去年年冬的时候,徐林不是打了很多动物,弄了很多毛皮、革子之类的东西嘛。
这些东西,当初因为棉纺厂冬天需要这些产品制成的皮衣啊、围脖啊或者什么其他的东西之类的。
所以,一直都不需要愁销量的问题。
跟着鞋垫一起出货,就完了。
反正棉纺厂摊子大,徐林他们能供应多少货,人家都能要。
然而,等时间转过了年冬,来到了春天,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现在都已经四月快到五月了,棉纺厂的生意已经到了淡季不说。
那些皮衣、围脖之类的东西,更是没有了一丁点的市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