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厂长不是那么好当的(2 / 3)
,县棉纺厂统一全部采购。
不仅如此,如果徐林这边愿意扩大规模,搞点别的纺织项目,比如做衣服、做袜子、做四件套什么之类的。
孙建设都愿意鼎力支持,甚至连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过来亲自指导加工都没问题。
而且加工完的产品,棉纺厂也是照单全收,价格还可以比他们厂原本的采购价多上一些。
只要不违反什么原则性的规章制度,总之,孙建设就一句话,只要徐林想要的扶持,他统统都能够提供。
而面对孙建设孙大厂长的这般诚意。
徐林自然也是心潮澎湃不已。
自己本来只是想先尝试一下鞋垫的生意的,没想到现在居然还扩大范围了。
这样一来,他以后就算不用再上山打猎,只是依靠收购乌拉草和各种纺织原料,就完全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没有像样的生产设备,搞不了太复杂的纺织项目,最起码缝纫机什么的,他总能想办法搞到。
这样就可以保证他能做不少纺织行业的初级加工项目。
尤其是那个年代,纺织工业本就不像后世那么复杂。
后世的纺织,不仅仅对于工艺有着严苛的要求,还对花色、印染、公差等等细节都有着细致的要求。
而在现在这个年代呢,大部分的棉纺厂出厂的产品,基本上就是一种样子。
相信家里有过老四件套的都知道,基本上家家户户的床单都是格子布上绣着几朵大红的牡丹。
要不就是粉红底子配上红牡丹。
总之,无论天南海北,大家的用品基本大差不差。
就跟搪瓷缸子和的确良一样普遍。
只有极少数的人家,才会有不一样的东西。
“那就谢谢孙厂长了,希望以后能合作愉快。”
“哦,对了,你们厂大概什么时候能要鞋垫,我家里地方小,再堆可能堆不下去了。”
达成了合作意向,徐林就指了指自家的堂屋。
确实,徐林家的情况太简陋了,要真是号召全村的居家妇女一起做鞋垫,他还真没地方放。
当然了,这一点其实徐林也已经想过了解决办法。
那就是找村长把村委会最近两年闲下来的生产队会议室临时借给他用用。
那个会议室,前些年天天开会,就是那种动不动就慷慨激昂的那种会议。
最近这两年算是彻底闲下来了,没有了残酷的斗争,会议室都落了好几层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