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买不起生活用品(2 / 3)
sp;拿着东西还扭扭捏捏的,徐林顺口就催促起来。
“行吧,那我就直说了,徐林兄弟你的本事,上次我们也见到了。我们村的村民这两天回去之后,就合计着,既然徐林兄弟你这么大能耐,能带着你们全村的人吃饱饭,那么,能不能带我们响龙甸的村民也过过好日子。”
费了半天劲,李棒槌最终还是把自己这一趟过来的最终意图给说出来了。
这家伙怕徐林不同意,还带了一袋土豆,打着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借口,假托什么要来他们徐家屯换东西。
按照李棒槌的想法,如果徐林同意了前面的事情,那他就换些熊肉回去,两边关系好了,下回再来说这个事,把握也大些。
如果徐林没有同意前面的事情呢,他就把土豆当礼物,接着再说一起打猎的这件事。
总之,两手盘算,两手准备,李棒槌是真心实意的想给村子谋福利。
徐林也正好最近两天在盘算这个事情。
在徐林看来,李棒槌的建议还是有价值的。
原因不在于别的,就在于人手多些,他们后面打猎的日期和打猎的距离也能更远一些。
打猎这种事情,其实还是人多好办。
这一点从上古时候,古人类用长矛、石头围猎野兽就能看出来。
如果只有三两个猎人的话,是很难在深山老林里长期活下来的。
抗风险能力差,一个猎人受伤了,基本整场捕猎活动就要结束。
而如果有个二三十个猎人一起行动的话呢,那情况就好办多了,大家伙各有各的分工,负责做陷阱的做陷阱,负责围猎的搞围猎,负责后勤的就搞后勤。
当然了,这个队伍的数量也是有限制的,人太多了也不行,你要是搞个几百人去打猎。
那就不叫打猎了,猎物光是听着人类稀里哗啦的声音,就跑没影了,还打个六的猎。
所以,一般情况下,在东北这种地方打猎,最佳的配置,是二三十个人共同行动。
这样一来,一个队伍,不仅仅可以长期在山林里面呆着,捕获野兽的概率大大的提高。
同时也能应对各种各样突发的事件,保证猎户们的安全。
“李队长,你说的提议我考虑考虑吧,土豆你还是先带回去,如果我这边做出了决定,会派人通知你们的。”
“你那边也先联络着,看看有多少人愿意跟我们进山。”
尽管李棒槌的设想和徐林的设想想到了一块,但是徐林依旧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对方。
他还不清楚李棒槌这边是不是真的靠谱,所以打算再等上几天看看。
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