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医生的供述(3 / 4)

加入书签

nbsp;他拉开一张椅子,坐下,死死地盯着林不凡的眼睛。

    “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的了吗?”他的声音,有些凝重。

    林不凡终于放下了手里的卷宗,抬起头,迎上赵东来的目光。

    “犯罪侧写。”他吐出了四个字。

    “犯罪侧写?”赵东来一愣。这个词,他只在一些国外的刑侦教材上看到过,在国内,这门学科还处于非常初级的探索阶段。

    “没错。”林不凡点了点头,“每一名罪犯,在他的犯罪行为中,都会不自觉地,留下他独特的心理印记和行为模式。就像签名一样。”

    “我看了王志刚的资料,他是一个极度自负和注重社会地位的人。他的人生,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情人,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调剂品,一个可以被掌控的玩物。”

    “当这个玩物,试图失控,甚至要反过来威胁到他的主体人生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妥协,而是……清除这个‘错误’。”

    “他的杀人动机,是基于‘利己’,是为了解决麻烦。所以他的作案手法,也必然是围绕着‘隐蔽’和‘毁尸灭迹’来进行的。他会用最有效,最干净的方式,让这个人,从世界上彻底消失。”

    “这和S案的凶手,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林不凡站起身,走到那面贴满了案情照片的墙壁前。

    “你看S案的凶手。他奸杀,但他从不毁尸灭迹。相反,他似乎很享受将尸体摆弄成各种姿势,刻意地展示给警方看。他在现场,几乎不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这说明他心思缜密,反侦察能力极强。”

    “他选择的受害者,都是年轻漂亮的小资女。这说明他的目标,不是随机的,而是有预谋的。”

    “他追求的,不是解决麻烦,而是……一种仪式感,一种掌控别人生死的权力感。他在享受这个过程。”

    “所以,我才说,王志刚,不可能是S案的凶手。但他那种极端的利己主义性格,在面临无法解决的压力时,杀人,是他最有可能选择的途径。”

    林不凡的一番分析,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听得在场的所有老刑警,都目瞪口呆。

    他们感觉自己像是在听一堂,来自更高维度的大师课。

    原来,案子,还可以这么破?

    原来,从一份简单的个人资料里,竟然能读出这么多的信息?

    唐松站在人群的最后,脸色煞白。

    他终于明白了。

    他跟林不凡,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