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青膏泥,坏规矩(2 / 3)
细腻粘性大,具有很好的防潮密封效果。
潮湿时呈青灰色,质软如膏,被称为青膏泥。
干燥时呈白色或白青色,质地硬,被称为白膏泥。
最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中就已使用膏泥作为防腐层。
商代和西周时期墓葬也使用膏泥,不过膏泥密封层的厚度较窄。
东周之后的墓葬,膏泥密封层厚度大幅增加。
有些大墓的膏泥层甚至超过一米。
例如辛追夫人墓为了增加密封防腐性。
不仅墓室四周使用了膏泥层。
还在棺椁外使用了四十公分的木炭层,和超过一米的膏泥层进行密封。
嗯,在这里还得多说两句。
后来我盗一座商代墓葬时,发现墓里有用膏泥做成的拳头大泥包。
当时不明白膏泥做成泥包是干什么用的。
就在好奇心驱使下打开了一个。
结果里面包裹着光亮如新的玉器。
玉器新的程度,可以说像是刚做出来的。
当时我就激动了。
商代玉器啊!
拿出去得卖多少钱!
于是我在墓里仔细搜了一遍,把所有泥包都带了出去。
最终得到十多件商代玉器。
往外卖的时候却尴尬了。
因为太新,所有买家都持怀疑态度。
就连跟我知根知底,知道我从哪把这些玉器挖出来的董老板,都不敢接这批玉器。
最终这批货彻底砸在了手里。
别觉得我在瞎说,其实类似的事情并不少。
例如有批同行从宋墓里挖出批古籍。
也是因为新的不像话,而被认为是假货。
还有批同行从广西墓里挖出批元青花。
本想着能大赚一笔。
结果因为墓里出来的东西太新,被所有人怀疑是高仿假货。
那批同行也是胆子够大,直接把东西拍照发到网上售卖。
结果被人举报,最终喜提牢饭大奖。
所以说,盗墓挖出太新的东西,可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儿……
再说眼前的膏泥层。
这层青膏泥厚度不到三十公分,比较窄。
膏泥层前面是半米左右厚度的木炭层。
说明这是积碳膏泥墓。
这种形制的墓葬,墓主身份不会低。
路上一直沉默不语的黄子然,这时开了口。
“青膏泥,木炭层。”
“加上咱们一路过来的距离。”
“还真是村外那座西周墓。”
“看样子郑家人把盗洞打进墓室里了。”
确实如他所说。
再往前就是墓室了。
奇怪的是。
之前听到的惨叫声却消失了。
耳边只有呼呼风声,好似风中夹杂的惨叫声从没出现过。
黄子然轻轻拍着我肩膀道:“进去看看到底有什么鬼。”
我站在原地没动:“黄队,还没缓过来?”
“我被粘液滴到的地方都不疼了,你也该缓的差不多了吧?”
黄子然讪笑着从我背上蹦了下来。
边活动胳膊腿,边呲着牙装出还有点疼的样子。
“是不那么疼了。”
“这一路多亏你背着我,谢谢啊。”
我摘下他的挎包挂在他脖子上。
似笑非笑道:“不用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