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要烧就烧凶的(3 / 4)

加入书签

名叫陈玉堂,是徐州商人,经营粮食布匹起家,半生沉浮,算是积攒了不错的家底,育有三子,一人习文,一人习武,一人营商,个个都是年轻俊杰。

    一家子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去岁九边战事吃紧,皇帝连下数道旨意,军粮接济成为头等大事。

    各州府摊派,均有定额,徐州巡抚卢湘张榜购粮。

    可皇帝旨意一下,各地粮食连连大涨,粮商们全都捂着粮等着涨价,不肯售卖。

    徐州巡抚卢湘半月只购得军粮千石,与定额相比连一成都不到。

    卢湘一看,好哇,你们这帮奸商王八蛋,有粮不肯卖是吧,等着,不出十天我让你们跪着求我买粮。

    这里得说说卢湘这人,他是阉党一派,与代表富商大地主的东林党是势不两立。

    卢湘购不上军粮,一方面是粮商们惜售,另一方面也是东林党在故意刁难他,只要他购不齐军粮,到时连上奏折,就能把他的官乌纱帽给撸了。

    购粮一事,实际上已经掺杂了无法调和的党派争斗。

    这卢湘也是个极有手段的人,他依旧派人拿着银钱依旧找粮商们购粮。

    购什么粮?

    劣粮、发霉的粮。

    富商们一看,哎呦,还有这种好事儿?

    这卢湘肯定是急疯了,买不着好粮就买劣粮以次充好。

    这不是找死么?

    卖!

    卖给他,受潮的粮当好粮卖,这种好事上哪找去?

    等他购了粮送到京城,再参他个运粮不利,致使军粮受潮。

    就算是权阉护着,也定让他脱层皮。

    可他们千算万算都没算到,这卢湘前脚刚收完粮,后脚就调城卫挨家挨户上门抓人。

    把劣粮和购票往堂上一摆,治疗了他们一个以次充好,败坏军资的大罪。

    足够满门抄斩!

    被抓的富商们傻了。

    大事不好,卢湘倒打一耙,上当了。

    购票是自己开的,手印是自己按的,粮食是发霉了几个月半年的,这叫“铁证如山”,百口莫辩。

    你跟谁讲道理去?

    官司就算打到御前,你也讨不了好。

    更何况这本身就是卢湘做的局。

    可富商也不是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