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冯鸳58(孝文帝皇后)(1 / 2)

加入书签

    南方的战局并不明朗,冯太后本想在齐国刚刚建朝的时候趁虚而入,没想到反被人打到了自家门口。

    三路大军派出去将近半年,不论是广陵还是寿春,战氏都没有丝毫进展。对国内的粮草却是一个极大的消耗。

    而在她将大量兵力投入到南方的时候,魏朝的陇西和雍州也不太平,接连有百姓叛乱。

    这些日子她都在处理这些事,最后冯太后没有没有再派出数万人的军队继续南征,而是选择派尚书游明根率两千骑兵支援茬眉戍,把这些南蛮赶跑即可。

    西北、关中的叛乱是羌人、氐人造反,甚至杀了地方官。可见极大可能是官逼民反。虽然人数不多,很快就被平息,冯太后却另有思量。

    在这个偌大的魏朝,不仅面临着南边的威胁,还有北边的蠕蠕也在虎视眈眈。内部同样难题重重。鲜卑人和汉人交错,胡汉矛盾明显。而在边境还住着很多除了鲜卑以外的部落,他们都是当年道武皇帝打服的。

    此时她若仍旧固执地将魏朝的主力投到南方,国内空虚,极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那要怎么才能缓和国内不太平的局势?冯太后在第一次临朝称制的时候就已经找到了答案。

    两害取其轻,冯太后已决定从淮南战线撤军,便封自己的兄弟冯熙为车骑大将军,让他率军去接应还在南方的军队,撤还平城。

    冯熙要出征了,出发前几天就来常氏的院里看望一双儿女。

    冯鸳长大了,冯熙就没有再抱她,大掌温和地摸了摸她的脑袋,歉疚地笑道:“阿爷这一次去,估计得两个月路程,可能要错过咱们鸳娘的生辰了,所以阿爷提前备了生辰礼。”

    这些年他又有了很多孩子,但是最疼爱依旧是大女儿冯鸳,无论是在外做官还是留在平城,从来不会忘记她的生辰。

    常氏笑着捧出一个托盘,里面是一个璎珞。金项圈正中间的玉锁有巴掌大,是上好的白玉所制,镂空处雕着“福”字。锁片下是红玛瑙水滴坠,如同胭脂色的烟霞。两侧是红玛瑙串成的珠链,底端坠着白玉环、绿流苏,金玉交辉,雅致贵重。

    这时候佛教盛行,璎珞在世家贵族女子中是很流行的首饰,还有辟邪消灾、护佑平安的作用。

    因为父母疼爱,所以冯鸳也有很多璎珞。

    她惊喜地哇了一声,小手接着托盘,漂亮绝伦的小脸笑盈盈的,“阿爷,这个真好看!”

    冯熙亲手为女儿戴上,摆正了玉锁。冯夙就趴在他的膝上,伸出胖嘟嘟的小手,调皮地拉了拉璎珞的流苏。

    冯熙又说:“我已经交代公主,到时候为鸳娘办宴席。”

    常氏笑着行礼,柔声道:“有郎君挂念,是鸳娘的福气。郎君出门在外,也要保重身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