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金圆券(1 / 3)

加入书签

    8月19号,委员长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取消法币,实行金圆券币制。

    同日国府又发布了一系列的办法、规定,主要内容也就4条:

    1,十足准备发行金圆券,币值为1元、5元、10元、50元、100元共5种,发行限额20亿。

    2,限期收兑法币及东北流通券,金圆券1元兑法币300万元,兑东北流通券30万元。

    3,限9月30日以前,以金圆券收兑民间的黄金、白银以及外国币券,除金银首饰外,过期发现持有一律没收;限期登记人民在国外持有的外币以及资产,过期未登记则为非法。

    4,以8月19日的物价为标准,强制冻结物价,商家不允许涨价,也不允许囤积惜售,必须开门做生意。

    这么几招打下来,简直就是抢劫啊。

    除了去兑换法币,关于金银的这一条所有有钱人都在观望,只有被吓到的部分底层百姓排队去银行用金银换金圆券。

    “振声,咱家的金银要不要去换一部分?”林翠卿问道。

    正房这话一问,其他几个女人都盯着他。

    这次国府的措辞严厉,被吓到的也不只是底层,人家手上毕竟有枪杆子呀。

    “这个不用你们管,我会代表咱家去换一点的,支持国府的工作嘛。咱们小商人之家,就那么一点家底,换完了就没了,不会违法的。”严振声满脸无奈一摊手。

    “嘻嘻~”几个老婆都在笑,丈夫这么耍宝的时刻可不多。

    不过他的做法也是富人们的普遍应对,国府的面子毕竟还是要给的,大家都稍微换一点金银出去交差,大头还是藏在家里。

    金银还是好藏的,除非是掘地三尺,不然抄家都不一定能找出来。

    能像严振声那样以吨和立方米来统计金银的,放眼国内几乎没有,那些数得上号的大商巨贾,财富还是以不动产为主。

    然而,市场经济规律并不会给委员长面子。

    以8月19号的价格出售货物,很多商家都是不挣钱的。

    卖一点亏一点,迫于国府压力又不得不卖。

    等货物卖完之后,商家却没有办法采购到原料,不得不关门歇业。

    老百姓看越来越多的店铺关门,加剧了对缺货的恐慌,开始抢购货物甚至开启零元购的打砸抢模式。

    仅仅两个星期,到9月4号的时候,北上广津宁汉等大城市物价至少上涨20%,最多上涨超过80%,国府想控制物价的手段很明显破产了。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