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瘟疫(1 / 3)

加入书签

    孙承宗回到山海关,先为自己擅离职守上了个请罪疏,再向皇帝建议雇佣金州军的事。

    目前如果想靠自己抵御建奴,不砸进去上千万两银子,不花上几年时间,很难见到成效。

    相比之下,雇佣金州军反而更有性价比。

    朱由检对着阁臣发泄了一通,但平静下来后事情还是要做。

    收到孙承宗的奏疏,他又把阁臣召集过来商讨,但再怎么商量,无非还是钱的问题,朝廷拿不出这个钱来。

    还是没办法雇佣金州军,就只能让九边加强防御,征召民夫和军户,这两个群体都不用给钱,一个是法定徭役,一个是欠惯了。

    虽然小规模的闹饷事件没停过,逃兵也没断过,但大部分士兵还是逆来顺受的。

    只要还有人站在长城上防守,对于京城的君臣就是一种安慰。

    当边军被抽调回到九边防守建奴时,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农民军又得了一口喘息之机,大明帝国就是被这么拉扯放血的。

    朱由检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他几乎已经在等着亡国了,有臣子提议迁都,他很心动,能苟几年是几年啊,但他不能直接点头。

    这种事必须由有分量的大臣提出来,然后广泛讨论,取得大多数人的共识,再报上来,皇帝一副被迫答应的样子,才是正确的流程。

    如果皇帝自己说要迁都,还是为了躲避强敌,而不是像成祖皇帝那样镇守国门,那一定会被臣子喷得狗血淋头,还会被史书蛐蛐的。

    内阁的几个老家伙都装作听不懂皇帝的暗示,没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朱由检不能明着发火,只能自己憋着气。

    明廷里就没有秘密,迁都的提议还是小范围传开了,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最喜欢的就是喷人,这下又有热点事件了。

    大部分人喷提建议的人,少量的敢“批龙鳞”,是真的忧心国事还是为了博名声,见仁见智。

    一直幽居深宫的懿安太后(朱由校的老婆张嫣),在听说了迁都之议后,也劝朱由检不能南迁。

    实在是一旦南迁就等于放弃北方,放弃北方的千万子民,不仅大失民心,还损害皇帝的正统性和法理性。

    龟缩南方之后,再想反攻北方,也完全没有希望了。

    当年太祖能以南伐北成功,是因为大元把江淮地区的大片耕地改为牧场,导致南方不缺马,南方的起义军也能组建骑兵跟大元对抗。

    不然冷兵器时代的步兵打骑兵,胜则小胜,败则大败,还怎么玩?

    现在的南方连税都收不上来,更别说组建强军北伐了。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