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草原霸主之争(1 / 3)

加入书签

    明廷后续果然不再提用银子雇佣金州军的事,何雨柱不在意,他还不想去呢。

    后金在长城外面施加压力,时不时寇个边,长城里面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两相呼应才能让明廷快点完蛋。

    孙承宗回到山海关才知道了皇帝和其他阁臣商议的办法,他也无力反驳,只能继续在关宁锦一带埋头屯田。

    但屯田是为了练兵,练兵是为了防御金州镇,练兵的同时就还得筑城,他打了个预算报告上去,要60万两。

    朱由检都麻了,我要有60万两那不就雇佣金州军了吗,还搞个屁的B方案啊。

    给孙承宗的预算报告批复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国事艰难,大家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做出成绩”的批复。

    反正钱是没有的,孙师你自己多想想办法吧,把流民收下,把兵练出来,把城建起来,把金州军彻底挡住。

    孙承宗倒是想呢,可流民出了山海关后,大部分都去了金州镇治下,辽西走廊留不下多少。

    原因是何雨柱派了人在这边暗地里搞宣传,什么去了就分地、发牛、第二年就给建砖瓦房。

    别说流民,很多本来属于关宁锦的军户都跑了。

    孙承宗只加强了军户的管理,没有拦着流民,毕竟他在金州镇治下看了不止一个地方,何雨柱打的广告没撒谎,流民过去了确实能过得更好。

    他也想通了,虽然大明的君臣都还想着挽救,但大明确实已经回天乏力了。

    现在百姓能过更好的生活,他又何必做恶人呢。

    大明没几年好活了,他是大明的臣子,要陪着她走向末日。

    他同时又是儒家学子,给华夏多保留一分元气,加强何雨柱的力量也能在以后更快平定天下,这些就当他为华夏做的事了。

    崇祯三年(1630年)开春,后金又开始蠢蠢欲动时,金州军也开始向草原进发。

    从大兴安岭的西边山脚,直到呼伦湖、贝尔湖的这近千里的广阔草原,因为被后金扫荡了两次,去年一年都几乎没有部落来放牧。

    现在何雨柱就准备在呼伦贝尔建城,把这些地方纳入统治之内,然后建立国营大牧场,为治下的子民增加肉食种类和数量。

    以前从草原上带回来的奴隶,还有后金军俘虏里的蒙族人,都是上好的牧民。

    至于往北经营西伯利亚地区,过些年再说。

    那边现在的条件太差了点,等人口起来了需要更多空间时自发往外拓展就好了。

    以金州军超越时代的武力,那边的土著和毛子都翻不了天。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