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取死之道(2 / 3)

加入书签

过冬的物资也有富余了,明年继续往西开拓,做草原霸主去。

    金州这边不仅没损失麦子,还收获了无数的马肉、战马、驮马和其它甲胄武器,也可以过个肥年了。

    感谢老铁提前送来的年礼!

    皇太极:“我*******!”

    ...

    年初朱由检与内阁商讨关于辽东方略的时候,新任兵部尚书阎鸣泰就提出,毛文龙的东江镇被压制在几个小岛上,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所以他认为应该把东江镇所有人员转移到登莱两地,既加强登莱的防御力量,又减轻朝廷的补给压力。

    皇帝没同意,大概还是被毛文龙以前虚报的那些战功唬住了,幻想东江镇能在关键时刻捅金州的屁股。

    不过还是明确了让东江镇受登莱巡抚节制,四月又派户部核验东江镇的兵员实情。

    毛文龙拿出了6万2千人的花名册,但户部点人头只有3万人,这空饷吃得触目惊心,对此毛文龙辩称其它岛屿上还驻屯了很多人手,“计有精壮兵丁十五万!”

    朝廷再派登州海防道王廷试核查东江镇兵额,这次点了4万2千人,但裁汰老弱后只剩2万8千人。

    上报朝廷后,朱由检同意以后只按这个数额发饷。

    朝廷是减轻负担了,但毛文龙不爽啊,以前按6万2千人发饷,他都养活不了手下的人,还得靠自己做生意赚银子。

    现在只按2万8千人发饷的话,这里漂没、那里损耗,到他手上还能剩几个大子儿啊?

    到了八月,军饷被从脚腕砍一刀的毛文龙受不了了,他带着手下乘坐几十艘沙船,在登州上岸武装讨薪。

    山东总兵杨国栋弹劾毛文龙十大罪,毛文龙就命手下士兵砸了杨国栋的功德碑泄愤。

    然后毛文龙又带着士兵去了宁远,跟袁崇焕照个面就回去了。

    虽然只是来晃一圈就回去了,没有发生实际冲突,但此举无疑触动崇祯逆鳞。

    他何雨柱之前嚣张跋扈、尾大不掉,如今成了实质上的“东北王”,你毛文龙是想做第二个?

    谁都能在我大明的江山版图上咬一口?我这个大明皇帝的权威还有没有?

    你已有取死之道!(一)

    刚好袁崇焕为了加强对东江镇的掌控,上疏建议以前从登州起运给东江镇的补给,以后全部从山海关起运,一切船只必须有蓟辽督师衙门的令旗才能出海。

    朱由检立刻同意,并且密令袁崇焕,尽快完成东江镇换帅。

    毛文龙上疏抗议,说补给从山海关起运会造成东江镇缺粮,恐怕引发兵变。

    但他的抗议屁正面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