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出征辽阳(2 / 3)

加入书签

山之后没再继续南下往海州来,这是皇太极和阿巴泰明确要求的。

    之前为了刺探何雨柱为什么能悄无声息地就打到沈阳,皇太极派了好几波间谍到金州镇,但大部分都被抓了,回来的也没有有用消息,只知道金州军装备精良、军纪极严。

    所以在自己的大炮研究出来之前,皇太极并不想去攻打金州军驻守的城池,免得变成另一场宁远之战。

    阿巴泰却是对金州军野战能力感受最深的,毕竟金州军第一次野外浪战就是跟他的麾下打的,所以他也不想去主动对上何雨柱。

    金州军是后金继续壮大、走向帝国之路的一块巨大拦路石,目前皇太极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期待明廷内部斗争把何雨柱弄死,或者他倍加期待的大炮能有足够的威力。

    因为事情也没什么紧急的,何雨柱花了两天才回到盖州,这时京城早已收到消息,群臣正在为放弃还是收复而争论。

    可能在李成梁时代甚至更早,就已经有放弃辽东的声音出现了,这块地方既不能为帝国提供粮食(北大荒),又不能提供矿产(开采手段有限),每年还耗费无数钱粮,留着干什么呢?

    不如改成羁縻区甚至属国,在不用付出财政支出的情况下,东北的药材、皮毛和木材可以用生意手段交换嘛。

    这种声音在辽东一次次丧师失地后越来越大,支持的人越来越多。

    主战派当然是认为应当寸土必争,但明军的战力大家都有数,而且辽阳距离广宁都有几百里,后勤补给极为不便,拿回来又是一个消耗钱粮的无底洞。

    结果有人提议,让金州镇供应辽阳的粮食,因为金州镇的粮食自给自足好几年了,肯定有大量结余。

    再说了,金州和复州两城都光复几年了,也该开始收民户的税了。但这只是一点杂音,除了满腔热血的人,谁想去辽东当官收税啊,说不定哪天后金打来就把自己搭进去了。

    现在朝廷的主流观点就是暂时放弃辽阳,仍像王化贞、熊廷弼那个时候,以广宁为前线,徐徐图之。

    朝堂上吵了大半个月,最后就削了赵率教两级,准许戴罪立功。

    主要也是之前辽阳得来的容易,不是出动大军、死上几万人才夺回的,颇有种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感觉。

    天启皇帝也无所谓了,他自己身体已经垮了,仅剩的儿子朱慈炅又被五月份的王恭厂大爆炸吓死,他现在几乎确定要绝嗣了,那这个帝国是蒸蒸向上还是洪水滔天,他都不在乎了。

    登基之初的朱由校当然是有一番雄心壮志的,奈何造化弄人,又还有那么多各怀心思拖后腿的,他也累了,死后要是被历任先帝圈踢也是没办法了。

    金州镇没收到什么旨意,只有兵部和巡抚衙门的公文,要求吸取他人教训,严加防范,勿使祸事重演。

    虽然上面没说要把辽阳夺回来,但也没说不允许啊,所以何雨柱准备动一动了,不想再浪费时间。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