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搞技改攀升科技树 手把手教学制黄药(6 / 9)
同学知道他是做什么用的。
程风带着学生们站在平台前,从一个组件开始介绍:“同学们,都在实验室里做过硫酸的提纯。但那种方法都是实验室里的技术,只是小批量的生产,大批量身材就不实用了。
大家看到这一套设备是为了大量生产硫酸用的,叫缸塔法,第一个设备就是风箱,它的作用就是加快硫磺燃烧和推动整套设备中的气体流动。
风箱的后面是一个贮存气体用的气缸,这个气缸由一个大陶缸反扣在底座上,其目的是用来均衡气流。
气缸后面就是硫磺燃烧箱,这是个三角形的铁箱,一端有进气口,另一端有二氧化硫气体的出口。上部有一个加科盖,就是我指的这里,硫磺就是从这里加入。
燃烧箱联通的这个叫立缸,使用一个大套装制成在钢口上盖一个大盆。
这个大盆便用泥封严。硫磺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经立缸清除尘土和硫磺杂质。
同时,立缸可使空气与二氧化硫混合均匀。
后面,由立缸引出的一对导管,目的是利用部分氧化硫气体的压力,使二氧化碳进入脱硝塔。
导管连接的这个铁罐子,就是氧化碳发生器,在罐子里加入消食。在加热后就会有二氧化碳气体流出。
如果我们使用硫磺生产硫酸,这几部都是必须的。使用的是稀硫酸进行提纯,前面的机构都可以省略,便从这一步开始了。
在这个后面的就是分离塔,是有几个大缸,口对口堆起来的,每个塔用五个缸。一共有十一个塔。
最前面的一塔,二塔是脱硝塔,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就是利用脱硝塔,三塔是循环塔,四到十塔是吸收塔,目的是把含杂质的稀硫酸提纯到我们须要的浓硫酸。
大家要注意,吸收塔出来的酸均是稀酸,浓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把四~十一塔的酸重新混合。
然后再加入第三塔,也就是循环塔,由三塔制出来的酸浓度大约在三十五到四十五之间。再吧这种酸加入到第一塔之中,由第一塔出来的酸就是浓硫酸。
流程就是这样,现在由班长郭小华任组长,副班长种花玉清任副组长,负责浓硫酸的提纯。
同学们原本在实验室里提纯过硫酸,这露天的提纯设备与实验室的提纯工艺没多大区别。
唯一不同的,只是设备不一样,其流程基本相同,操作起来也算是轻车熟路。
在大少的指挥下,同学们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已经熟悉了流程。硫酸的产量猛然增大了几十倍。
硫酸的提纯工艺,同学们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掌握了。
终于轮到三班。班长带着全班同学站在一套奇怪的设备前,听院长的讲解:“同学们,你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一套设备,是大量制造硝酸用的设备,叫缸法制硝酸装置。
这套装置由加热器,反应器,导气管,两套冷却室组成,就相对比较简单。
这套设备生产硝酸,材料只有两种,火硝和硫酸。火烧在使用前要经过干燥。注意干燥时不能用火直接加热,要坚持采用火墙干燥室法干燥。
硫酸必须要浓硫酸,浓度低于96%的,产量会受影响。火硝和硫酸的比重是按重量一比一投放。
投放好原料之后,就需要封好加料口,开始加热。加热的温度要由低到高慢慢上升。
反应器的温度不得超过一百五十度,如果温度骤然上升。原料会产生剧烈反应,使硝酸损失较多影响得酸率。
当温度超过86度的时候,就会有硝酸气的彩针,由导管进入冷却时仅自然冷却而得到硝酸。
但是这样生产出来的硝酸浓度较低,我们还需要给它提纯,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