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巡视各供销点(6000字)(5 / 6)

加入书签

> 他不仅毫无保留地將平生积累的技术诀窍倾囊相授,亲手编写清晰的操作指南,更主动承担起技术骨干的培养重任“袋子按您吩附,红彤彤的印著福字的刚发走一批给万全镇,那销路指定好。”

“剩下的都是给咱这十里八乡预备的普通款和细料袋,大伙都稀罕新衣服和新塑编袋装年货。”刘三泉道。

陈光明点头,进了作坊。

作坊是几间打通加固的旧屋,热气混杂著胶水味。

他在作坊里转悠,看著几个熟练工在用新塑编料剪製鞋样,跟工人聊几句家常,问问工钱是否及时拿到,过年有什么打算。

工人们都是本村或邻村的,看到老板来了还带东西,都很热络,作坊里气氛暖洋洋的。

离开作坊时,寒风似乎小了些他顺路去製衣厂转了转,厂房里热火朝天,机器轰鸣震耳欲聋,

主要是陈母和林雨溪坐镇,他简单问了下生產进度和订单情况,重点查看了厂部办公室老王的保管帐目,与老金快速核对入库的原材料和成品衣数量。

有林雨溪这位內掌柜把关,厂里管理细致多了,帐实基本相符,他稍微放下点心。

回去的时候,他又和家里人吃了晚饭,跟媳妇好好亲热了一下,等第二天早上,他就要赶往其他供销点。

林雨溪抱著裹成小粽子的团团,脸上写满不舍,“这眼看就小年了,非得赶著几天跑完”

陈光明搓了搓冻得有些发红的手,呼出一口白气,“就趁过年这个节骨眼才能看得真。”

“年前货走得最快,帐最容易出错,人心也最浮,该送的得送到,该查的得查清,农民城刚起步,其他点更是一点都马虎不得。”

陈父叼著菸斗,帮忙检查著车头,“路不好走,当心点,厂里和作坊的事,有我和你娘盯著,

雨溪管大帐,你放心。”

“嗯!”陈光明重重点头,又亲了亲团团的小脸蛋,惹得小傢伙咯咯笑。

“爸爸出去几天,回来给你带好吃好玩的。”他哄了一阵儿子,才依依不捨的坐上了拖拉机。

他们下午到了仙降镇供销点。

相较於万全镇的规模化管理,位於鞋都边缘巷子里的仙降镇供销点更显草莽活力,也更考验管理者的精细程度。

供销点的门脸不大,就是当初买下赵老板那个带后院的小铺子。

但位置经过林晓的巧妙经营,已是小有名气。

门口支起的大棚下,陈列著光明牌衣服、塑革鞋、塑编袋以及通过合作社渠道收来的本地一些特色农產品,如晒制的鱼、年糕等。

一年多锻炼下来,林晓褪去了许多青涩,也晒黑了不少,正操著一口带著点仙降口音的方言,

跟几个本地街坊瓣扯价格。

陈光明的到来让林晓很是惊喜:“光明,天这么冷,以为你来不了了。”

“答应的事哪能不来。”

陈光明笑笑,打量了一下环境和货物摆放,

隨著他的供销网络建起来,货物越来越全,这个供销点的商品齐全,都要比得上供销社和百货商店了。

而且价格上更加实惠,吸引了大量的顾客来购买。

除此之外,就是那些来进货的商贩。

光明小百货和供销点的名声早就已经传开了,这些商贩们进货都会来这里,商品每天都成堆被运走。

各个供销点的情况都差不多。

现在这时候货物短缺,只要东西好,完全不愁卖。

在仙降镇供销点呆了两天,他將整个镇上的供销点都逛了一遍。

隨后,陈光明又前往了瑞安县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