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盐碱地里去追梦(2 / 3)
警如拍电影这个事儿。
有人十步一磕头,磕了十几二十年也见不到心中的布达拉宫,可有些人一出生就是活佛转世,一路顺风顺水。有些人把各类教科书翻烂了,拉片拉了一两千部都不得其门,有些人吃著火锅唱著歌,抬手就是一把王炸。
到哪儿说理去”
“一一这个『不讲道理的人』,他这是在说他自己呢吧!”台下,本科毕业生里,袁珊珊凑到杨蜜耳边,小声了一下。
杨蜜小小的肘击了好友一下:“一一他说的难道不在理”
袁珊珊嘶了一小口凉气,然揉了揉肚子,一语双关道:“確实在理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不讲道理的人或者事情。”
“—一好的、普適的原则,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就像地里的庄稼,好的侍弄可以让庄稼健康成长,前提是,“地”是好的。如果地已经板结、盐硷化,农夫侍弄的再用心,庄稼也长不好的。”
说到这里,郑钱抬头,环顾左右,语气稍稍轻鬆了几分,询问道:“有人知道什么是盐硷地吗”
没人回答他这个很不电影艺术』的问题。
停了几秒,年轻导演自顾自开口,回答了起来:
“一一水中有矿物质,地底也有矿物质。隨著洪水泛滥,河水淹没大地,由於毛吸效应,水把土壤深处的矿物质吸到表面来。当洪水慢慢蒸发而乾涸,那些矿物质就留在土壤表面,这块就成了盐硷地。洪水越大,浸泡得越深,盐硷化就越严重。
如何防止盐硷化呢
用淡水来浸泡已经盐硷化的土地,把盐溶化在河水里,然后把多余的水放走,不让水一直留在田里,这样就不会盐硷化了。
简而言之,用新鲜的淡水冲洗盐硷地。
人的大脑也一样。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无数新鲜的知识来滋润我们的大脑。但这些知识有好有坏,如果我们全盘接收的话,我们的脑子慢慢也会盐硷化。
接收的越多,盐硷化的越厉害。
我们必须定期排出掉一部分盐水,才能保证大脑新鲜。否则好的东西你没记住,坏的东西却留下来了。脑子里全是负面的东西,就盐硷化了。
现在,我们的很多创作者,脑子就已经盐硷化了——”
他抬手,用食指敲了敲自己的脑壳,全然不顾径直给出了他的结论:
“—一艺术创作者,想逃离『盐硷地”,保持创作能力,必须要与观眾一直保持连接,不能脱离生活,不能活在真空里。创作者和受眾需要保持“同呼吸”,才能用作品『共命运』。
怎样保持创作力呢
我有个很简单的办法一一做梦。
瑞典有个导演,叫英格玛博格曼的,去年,唔,是前年,07年7月刚刚过世,他有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没有任何艺术手段能像电影一样表达梦的特质。当灯光熄灭,闪亮的银幕向我们展开,我们被拋进陌生的事件里,成为梦的参与者。
人生不正是美梦与热望吗我们通过大银幕,得到一个非我的故事,经歷一场奇幻的旅行,进行一场心灵的救赎,等等,这是一个让你醒著去追逐的梦,是我们人生中代价最小的、可以確切实现的时空穿梭机。
化用罗伯特白朗寧的诗来说一一梦想总有一天將成真,我能等它在我的心底慢慢生长,就像院子里那片,经歷了四月的播种和六月的滋养。”
一现在恰好六月啊。”
姜伊蕾抱著胳膊,站在栗娜身后,声音中带著几分感慨:“娜姐,你说老板的梦想是什么呢只是拍电影吗”
“一一我怎么知道。”栗娜语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