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19第一关,瓷瓶毒霜(3 / 4)

加入书签

材质密度比较粗糙。

这里只是将瓷瓶替换成土陶罐,技法上更进了一步,但意义可能不止于此。

用瓷器滤析药液制霜。

基础尺度就是分子级。

虽然古人根本不知道啥是分子,但为了制作西瓜霜,他们先用陶罐再用陶瓷,最终搞出过滤瓷,全都是微观尺度。

如果是这样,那塔底这个瓷瓶,就极有可能是纪道口中的药霜瓷瓶,因为它在落地的那一刻,确实扩散了一圈白灰。

白灰就是药霜。

它带有致命毒性。

而这些药霜是经过瓷器滤析,以瓷器的密度都能析出,那阴兵身上的潜水服就是些‘渔网”,药霜闭着眼都能渗进去。

因为潜水服的材料密度,其实只比人体皮肤大些,人体皮肤的密度又只比水略大,很难防范小到这种尺度的毒素。

考古队的潜水服是特制,考虑到这种情况,已经比普通潜水服高出数个档次,但面对这种级别的毒素还是防不住。

也有可能是已经防住了。

但根据药霜的制作方法推测,药霜最终凝聚出的成品,也可能是一种晶体。

这种细小的晶体,想过潜水服这道关卡就更加简单,在微观尺度上刺破潜水服侵入,人类连发现都完全无法发现。

古人制毒确实厉害。

在微观上都能无孔不入。

而倒下的三个阴兵,在用手接瓷瓶的那一刻,很可能就被‘瓷灰”透过潜水服刺入皮肉,导致后来它们突然瘫软倒地。

围观的阴兵原本无事,但瓷瓶落地的那一刻,瓷灰扩散也刺到了他们体内。

然后就团灭了。

附近的阴兵都跑不了。

如果药霜的毒性极其致命,又随着水流扩撒到四面八方,那整个灯塔底座都会化作死地,谁去谁死,没人能扛得住。

这也解释了一个疑问。

阴兵进入地下的这一路上,越往深处走,见到的沼泽生物就越少,灯塔底座这边更是毫无生物,只有些许水草能活。

原来是都被毒死了。

谁也不知道这个药霜瓷瓶里,究竟制作了哪种毒霜,或许在南泽灯塔没有被淹前,瓷瓶就已经放在此地持续制毒。

细想还有玄机。

瓷瓶制作毒霜的效率非常缓慢,制作周期可能是按十年甚至几十上百年计算。

现成的毒素终归要挥发或失效,但瓷瓶却能在百年间不断制作毒素,只要瓷瓶不碎,就能一刻不停持续地析出毒霜。

类似长明灯。

这样一个‘毒熏瓷瓶”放在海卫禁地能管几百年时间,大幅缩减维护开支。

或许这才是海卫的本意。

那个年代他们也想不到后世会有潜水服和防毒面具,没必要专门制作微观尺度上的毒素,来截杀几百年后的探险者。

什么微观尺度不微观尺度,古代海卫在意的不是这个,他们只是想做一个持续时间长的毒熏瓷瓶,来节省一些开支。

但最终成果。

却更加让人头疼……

甚至被水淹了都没事。

南泽灯塔已经被死水淹没几百年,条件极端恶劣,眼前这药霜瓷瓶居然丝毫不受影响,泡在水里还能继续析出毒霜。

水流不会吹走毒霜

水压无法阻止毒霜析出

疑问有不少,但此刻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关键在于,此刻毒素已经扩散到水中,自

己等人该用什么方法继续探索。

考古队潜水服都防不住。

还能用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