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第229章 68最终结局(3 / 4)

加入书签

个烂摊子。

浮船残骸,船舱、桅杆、船身,披着幽绿附着物在海水中盘旋,至少有十几条之多,在穿过青铜门时就被水压挤碎。

海下裂谷也寸寸瓦解。

最底层的石廊已经坍塌。

这处神鬼险地保持了数百年的宁静,这群大英博物馆的人只来了一年,就硬生生搅了个天翻地覆,不剩一寸好地方。

和祭仙洞那次差不多,只要这群人来了,就犹如老鼠般为了宝物大肆破坏。

放在一二百年前,他们来一万个人都只是送死,所以当时他们不敢来,只能在今天,仗着现代科技以探险家的名义来。

每个时代都有困局。

古代海卫要面对的,是国力昌盛疆域辽阔的大明,在探索无尽航路时意外发现的种种神鬼险地,从普通渔民到藩王,从道场的寻药童子,到求仙问道的书生。

或是祈求长生,或是野心勃勃,或是被野庙小道所哄,或是被仙人传说所骗。

大明当时盛行封建迷信,从上到下都在追寻仙神妖鬼,每个人都可能意外发现一个神鬼险地,每天都有人意外死亡。

无尽航路太大。

沿途每颗星球都在系外深空,所有宜居星球上都有无法理解的生物和物质。

长生仙府图都被填了个满满当当,每个故事都是一个险地,都代表着误闯者的死亡,需要海卫去收拾残局将其探明。

在大明探索航路的初期,海卫每天都要面对成百上千的诡异事件,要调查大量百姓的离奇死亡,要防备歹人用神鬼手段作祟,要提防各地藩王请出神鬼刺帝。

这是古代海卫的困局。

可能也是海卫灭亡的原因。

而今天海卫的困局则是,科技对海卫遗迹的破坏,同样是数量繁多防不胜防。

以往处理的,都是养父在笔记中留下的线路图,还可以理解为,不是麻烦事太多,而是因为自己去的都是出事的地方。

但这次却不在养父留下的清单中,是他们追寻嘉斯艾琳等人意外发现的,是最近一年才刚刚发生,连养父都不知道。

和祭仙洞不同。

这里的问题无法挽回。

郑云一直保持着清醒,这个局面完全不是人力能够拯救,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囚仙之地已经没有任何修补机会。

浮船阵列已毁。

青铜门被炸塌。

岩壁彻底决堤。

整个地下裂谷摇摇欲坠。

没有一个地方是人力能够解决,如果深海浮城脱困,那更是雪上加霜,自己甚至连浮城里关押这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救不了了。

只能另寻他法。

从时间上推断,修建这处囚仙之地的时间,应该是在明朝前中期,毕竟此地从古德庄园那个年代就已经被海卫搁置。

古代海卫的选择没问题。

在十八、九世纪,普天之下没有任何人能进入深海三千米,没有任何人能将囚仙之地破坏,镇压力度堪称举世无双。

而且八渊窟的特点是,海窟窿会每隔数十年就关闭几个,应该是海底板块运动导致,很可能在当时,窟窿全都闭合了。

而当时海卫又急缺人手,所以古代海卫选择撤离,并未在此地持续值守。

但后来窟窿又开了。

同时科技飞速发展。

古人也预料不到后事。

而纵观这件事的全貌,从古德庄园那时开始,就是科技对海卫的初步挑战。

伴随十八九世纪,科技发展让人类掌握潜水能力,各种各样的潜水构想被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