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朝堂风云(3 / 4)
年广通王造反的真相的。
他并不是还没做任何的工作就被召去京城的,相反,他正是已经有所行动,意图造反的事情才泄漏了出去。
那会儿,朱徽煠派人进入苗地,劝说苗人进攻他自己老爹的封地武冈——当然,那会儿已经是他哥哥的封地了。可是苗人首领不敢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才导致了广通王意图谋反的事情败露,从而被都御史擒获。
而后,湖广总督又发现老五阳宗王朱徽焟也伙同造反,于是又把他给拿下。
天下大多数人听到的传闻都是这二王是被一封诏书宣召入京的,但实际上,他俩根本就是被抓了之后押解入京的,只不过为了皇家颜面,这件事被粉饰太平了而已。
这也就是说,朱徽煠并不是什么都没做就被幽禁的,而是他已经有所行动,只可惜第一步就彻底失败了,他选错了征兵的对象,原以为苗人不服大明统治很有可能跟着自己谋反,但人家不服的是大明,若是跟着你朱徽煠造反,最终也依旧是你大明朱家天下,换汤不换药。别说人家不敢谋反,即便敢,也不会跟着你朱徽煠干啊。
而既然已经准备让苗人跟着自己兴兵,那么朱徽煠手里必然已经有了足够的钱粮,最低限度,也得支撑他们能够拿下武冈乃至整个湖广地区吧。否则,你空口白牙的叫人家自带干粮跟着你造反,谁肯?
这样看来,程煜的猜测相当有道理,这里之所以能被建造起来,以及还能留下如此多的奇珍异宝,不正是有人与朱徽煠暗通款曲,资助了大量的钱财和粮草,才能让广通王兴起了取朱祁钰而代之的心思?
只是事情败露的太早,那哥俩倒也还算是讲义气,没把金主们供出来,否则,那就是要震动朝野的事情了。能够给朱徽煠哥俩筹集如此之巨的军费,怕不是几个当地富户能做到的。这事儿,必有朝中大员,而且是人数颇多的一股势力在后边操纵。当然,那些人或许并不是真心想拥护朱徽煠当这个皇上,而只是借他来兴兵起事,毕竟,当时朱祁镇已经被瓦剌国放回来一年了,可却一直被朱祁钰幽禁宫中,不得复位……
越想越觉得恐怖如斯,赵半甯意识到,这里甚至于牵涉到一桩国之秘闻,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很有可能牵连甚广。
广通王和阳宗王也并不是什么讲义气,而是他们知道,一旦供出那些金主,也就是朝中的重臣们,他们绝不会因此就能生还,相反,若是咬牙不说,保不齐还有出头之日。毕竟,只要朱祁镇能成功复辟,那么他们哥俩也满可以摇身一变,表示他们谋反不是为了当皇上,而只是想要帮朱祁镇重登皇位。
那么,他俩之死,怕是也未必就是朱祁钰的手笔,很可能是那些提供钱粮鼓动他们造反的朝中重臣,将这二人灭口所致。
这样的话,数年之后朱祁镇终于复辟成功,莫名其妙的召见了朱徽煠的儿子,又宣布广通王和阳宗王并非谋逆,那就全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只是,广通王的子嗣手握数不清的钱粮,可他也不敢拿出来用啊,这才有了跑到这里来,借着这里的地下河,挖出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建造了这么一个能让广通王在死后一圆帝王梦的“紫禁城”。
真要是如此的话,当年谋反的一场闹剧,实际上就是由忠诚于朱祁镇的朝臣们发起,为的是对抗当年因为帮助朱祁钰登基而近乎于权倾朝野的于谦,同时帮助早已被瓦剌国放回来却被朱祁钰软禁在宫内的朱祁镇复位。
这里边,盘根错节,可谓是牵扯众多,考虑到于谦的党羽如今早已尽皆被剪除,是以在朝中被委以重任的应当都是当初资助过朱徽煠的官员,又或者是他们的后代以及学生等等……
赵半甯的脸色霎时间变了,他甚至因为猜测到某种可能的真相,而开始簌簌发抖。
若一切真如他所猜测,一旦这里被曝光,出现在他赵半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