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这钱不是白拿的(3 / 4)
镁国分公司的钱想汇到港城变得很困难。
为了维护英镑,瑛国也有增加税收、限制贷款、进口要交50%保证金等外汇管制措施。
稍微有个好消息,借了一屁股外债的珐国暂时稳住了法郎,放松了外汇管制。
郑桐和袁军一起抬着一筐的隔热砖过来。
刚好听到一嘴,郑桐搭话道:“这还是你们能耐大。我去拿估计一分钱都没有,还会被抓起来审问,估计是跟我爸一样出不来了。”
这话说得在场的一堆有问题的人深有同感。
李铭糊弄道:“这钱不是白拿的。等研究出来了可用的产品,人家有优先采购权。”
张海洋几下子搬好了隔热砖,“我都听说了,咱们的出口陶瓷现在是发愁卖不出去,巴不得有人采购,他们用不上什么优先不优先的。”
罗芸突兀说道:“张海洋,你今天做事挺勤快的啊”
“要是以前,你肯定磨洋工,而且最近都没见你到处瞎蹓跶了。”
张海洋习惯性的回怼道:“你才瞎溜达。”
“我是跑外勤工作的,最近没什么外勤任务,我当然不用到处跑了。”
嘴巴上是这么说,实际上张海洋私底下找李铭商量过了,最近要低调一些。
暂时还不知道今年秋冬会不会有征兵,但是提前准备是要的。
即使今年冬天没有,明年年初很可能像今年年初一样会有。
因为66和67届的人很多都下乡劳动去了,这些离开了京城的人是占用外地的名额。
相当于留在京城的人被选中的机会更大了。
背靠家里,张海洋是十拿九稳能入选的。
而地方上的要经过社员的推选,然后生产大队上报,公社的武装部批准,县里的体检等等流程。
其他还能有变通办法,第一步的,外地人想要搞定社员的推选就十分麻烦。
一般有土政策10占1或者8占1。
当地10个名额,只分1个给他们这些下乡的人。
不过,留在京城的人也不一定机会多,因为像张海洋这样的关系户多。
不像今年2月份那批,那时候还没有‘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基层、面向工矿’的文件;
还没有‘从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中选拔学生’的原则。
现在大伙都知道了,连大学生都要去农场种田,能去部队算是最好的去处了。
竞争更激烈是自然而然的事。
张海洋机会很大,不想因为过于高调而出现意外的情况。
这个的事显然不合适拿出来说。
李铭帮着转移话题,“之前我们的研究项目在外面,需要张海洋东奔西走的奔波。”
“现在的项目固定在了实验室,主要工作自然是要在室内了。”
罗芸的怀疑方向也不无道理,“我还以为张海洋偷懒,把活都支使给了袁军和郑桐呢。”
李铭笑呵呵说道:“我特意锻炼郑桐和袁军的。”
“做工作不能老使唤一个人,经验都他一个人得了。”
“其他人没有锻炼的机会,没有实践的机会,办事能力就没法快速提高。”
郑桐和袁军又抬了一筐隔热砖过来。
袁军用袖子抹了一把满脸的大汗,“要是在以前,我肯定会觉得你说的是风凉话。”
“这几个月的收获是挺大的,实践才能出真知。”
周晓白把包里的巧克力拿出来分发,临近6点钟了,人基本都饿了。
让人加班干活要发一些吃食,她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