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显然这是不行的(2 / 4)

加入书签

建厂的事迹,也传到你们那了。”

孙昌成附和道:“我经常在学习班学习,李科长的事迹听了好多回了,我们厂的人都知道。”

张海洋也懂得画大饼,“孙师傅,李铭真没糊弄你们,要是这次研制出新型陶瓷,估计又能建一家有几千名职工的大工厂了。”

孙昌成委宛道:“我们厂才200多号人。几千人的产值都有几千万元了。”

张海洋手指四周,“您注意到这个研究室的名字了没”

“钟表维修”孙昌成进门的时候就看到了在忙着修理手表的两位师傅。

张海洋点头道:“我们这一次的研究项目,是想用陶瓷替代手表所用的钢材。”

“生产出陶瓷手表除了满足我们国内的需求,还可以对外出口赚外汇回来。”

“当然了,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先攻关陶瓷表带的制作。”

孙昌成愣了下,“陶瓷的材质很脆的,很容易碰坏。”

张海洋笑嘻嘻道:“您说的没错。”

“这就把您请来了,咱们争取研究攻关做出一种不是那么容易坏的陶瓷。”

张海洋又请旁边的老钟师傅讲解了各种表带的优缺点。

孙昌成确定了不是异想天开的方案,“你们这个思路还是有点道理的。”

张海洋大包大揽道:“您把做实验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列出一份清单出来,我会去安排好的。”

孙昌成把丑话说在前头,“要的东西不少,特别是烧陶瓷用的炉子很麻烦的。”

张海洋宽孙昌成的心,“已经有计划了,咱们会先建两个小的实验炉用来验证配方。”

“具体要怎么建,需要您这样的专业人士提些意见。”

孙昌成放下了心里的小觑,“你们已经准备得挺充分的啊。”

张海洋自得的说:“不止这个,您可以先看看准备好的技术资料,有好几大捆呢。”

港城寒武纪实验室帮忙收集的公开的陶瓷研究论文,找的比较着急,没有进行翻译,不只中文的,日文、英文、俄文的都有。

李铭只知道要用特殊材料和高温,具体的也不懂要怎么烧制,那就学习全世界的先进知识。

至于文献的翻译,内地也有相关人才,价格几乎等于免费。

同一时间。

海淀火腿肠分厂。

轧钢厂的聂副主任转正成功,现在是聂主任了。

管生活的何副主任也小进了一步,成为人事副主任。

轧钢厂愅委会成员陈国栋科长上次运作没有成功,这次得偿所愿,拿下了生活副主任的位子。

市里已经完成了新职工的分配,火腿肠分厂已经接到了3000名小年轻的名册。

虽然新厂房和设备还没有完全弄好,只有人等机器没有机器等人的说法,新职工的技能培训要立刻开展。

新职工数量众多,何副主任亲自到火腿肠分厂部署培训工作。

“小铭啊,这次的任务有点重。”李铭轻松道:“问题不大,现在的500名老职工之前也是纯新手。”

“这批新人报到后,我把她们编好组,先6天时间学习思想,既让她们互相熟悉认识,也提高她们的觉悟。”

“然后再给她们安排6天时间平整厂区的地面,磨合一下团队的配合,考察她们的劳动积极性。”

“半个月后,新厂房和新设备也有一些完工了的,正好让老职工带着她们在新产线上练习。”

何副主任强调了下,“先安排思想学习这个好。她们这些小娃娃很需要改造一下。”

李铭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