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次数多了也是一种新闻(2 / 4)
p>
“他和京城几个县的公社都熟悉,他一个电话比什么介绍信都管用。”
为火腿肠分厂的成立,做最后的统一认识。
俩人骑车刚好到了平安里。
“现在说清楚了,愿意去的去,不愿意去的也不勉强。”
“总的参与人数要不少,工资加上食宿补助,总经费2000元打不住。”
宁小峰追问道:“知道了又怎么样呢?”
李铭原计划的捐资助学,需要先摸清真实情况,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资助。
工商管理局的人,一般是按照1963年3月颁布的《关于打击投机倒把和取缔私商长途贩运的几个政策界限的暂行规定》来执行。
这基本上是外调干部必须经受的考验。
“外壳木箱子是家具厂帮忙定做的,家具厂有自己的生产任务,没空多生产。”
“有工资拿,还有出差补贴,做的还是很有意义的事。这都不做还能做什么!”
3.黑市经纪,买空卖空,居间牟利,坐地分赃。
刘国平恍然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肯定参加。”
在旁边也骑着自行车的郑桐劝道:“咱们是被重点监控的人。你要是被抓到了,会很麻烦的。”
是他提议的集资,集资的钱还给人家了,他自认为要承担的责任算是完成了。
李铭继续说道:“你们俩的工资按三年学徒工的每月24元,外出的伙食、住宿补助按轧钢厂的标准走。”
2.开设地下的厂店行栈,放高利贷,雇工包工剥削。
至于城市,一般的郊区不算长途,远一点的县也算长途。
李铭沉吟道:“只是赚点吃饭的钱还是很容易的。”
李铭反问道:“你们的身份,有资格参与调查收入么?”
有时候较为严格,有时候比较松。
李铭带着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全厂职工会议很顺利。
“我在城西、石璟山、海淀这些地方,两下子就可以卖完。”
李铭随口说道:“研究清楚了才好给上面提意见。”
轧钢厂占了一大片的地,好几根大烟囱,十分显眼好找。
杨晓京接话道:“7月份,该分配的应该分配走了,我们回学校就是老大了。”
俩人骑自行车直直朝东驶去,又朝北拐了个弯,很快赶到了东直门外。
加工厂的职工可以早点把集资款拿回去,工资等级也还行,之前小组、车间已经开会通过了气。
袁军无奈道:“我连饭都没得吃了,哪里还管那么多。”
“节约开支的通知,2月份才发,搞调查也要勤俭节约。”
郑桐先看了同伴袁军两眼,见袁军没有反对,“这活我们干了。”
“我回去和我爸说一声,他要是不反对,我就参加了。”
刘国平也想到可能要下乡好久,“我刚都忘记了,我也要先问一声家里。”
“咱们好好调查一下农村的教育,有理有据的争取把那笔大学经费用来改善一下农村中小学。”
“怎么样?哥们我给你们找的事情很可以吧?很有意义吧!”
郑桐笑问道:“他真这么说?”
“人挺好说话的,昨天我说找锅的事情,人家仔仔细细的和我解释了帮不上的缘由。”
时间过得很快的。
袁军感觉脸上还火辣辣的疼,“我是不去求他。”
刘国平提醒道:“6月底是小麦收获的时候,村里农忙估计没空搭理我们,还得赶在农忙之前搞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