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排场有些大了(3 / 4)
菌种实际上是他在小世界里培育出来的。
他查过资料,早在1956年,上嗨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陈梅朋用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方法获得了香菇的纯菌种。
陈梅朋所长还带领研究人员获得多项突破,稻草试种草菇,双孢蘑菇纯菌丝,木屑瓶载糙皮侧耳,猪牛粪代替马粪栽培蘑菇,银耳和香灰菌的混合菌种分离,赤(灵)芝纯菌种和猴头菌种的分离
很多习以为然的技术都是这一时期获得的。
‘78%栎木屑+20%米糠+2%糖与石膏’的配方也是陈梅朋所长在57-59年之间研究出来的。
后来者把米糠换成麦麸,只是因为米糠不易保存。
瓶装产量不高,上嗨所1964年研究成功‘香菇木屑压块栽培法’,可惜菌种不适应,直达78年才使木屑种植技术推广开来。
闽省古田的农民彭兆旺在1980年发展出‘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术’,免费传授给所有人,这就一发不可收拾,全国迅速爆产能。
所以李铭能倒腾到香菇的菌种一点都不稀奇,技术来源也经得起别人的推敲。
掀开了车斗上帆布,高连长看到一排排布满菌丝的瓶子,惊叹道:“要用这么多的菌种!”
李铭笑道:“咱们有5000袋要接种呢,每袋一点点也要很多。”
“原来是所有的都在这了。”高连长说完话,指挥洗干净了手的人赶紧动手卸货。
卸好货,一群人又把灭菌锅里的料袋取出来降温到25度左右。
李铭又安排他们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料袋45分钟。
福尔马林就是甲醛,料袋外面这样用甲醛熏蒸灭菌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香菇在生长的过程中,本身也能产生微量甲醛。
购买到的袋装新鲜香菇有时可能会有刺鼻气味,那是香菇自身进行了一些无氧反应产生的醛类物质。
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自来水浸泡一会儿就可以放心使用。
菇类一般都是煮汤,煮熟了甲醛也挥发了。炒的话,焯水一下也可以去掉可能有的甲醛。
实在不放心的话:买回来的新鲜香菇最好是用水浸泡个10分钟;多吃伞少吃柄,香菇的伞比柄含有更少的甲醛。
一大群人围观李铭亲自示范的接种操作。
有他事先准备好的接种箱、自制的简易接种工具,接种工作确实简单,就是手势要快一点。
高队长等人看过后,心里有底了,真没有难度。
一台接种箱三四个人,两台七八个人,配合着给菌袋接种。
罐头厂仓库改成的培养室内。
一排排已经接种好的菌袋按‘井’字型摆放齐整。
李铭再次叮嘱道:“一定要注意温湿度,气温25度左右,湿度70%以上。”
“3天后,我要是没有过来,你们也要来检查下菌丝的生长情况。”
“要是有红、绿、黄、黑等颜色的斑点,那就是已经被污染了杂菌,要及时清理走。”
高队长保证道:“我们会看好的。”
“之前的木屑发酵渥堆,我们就看得好好的。”
李铭笑呵呵道:“第一次就安排5000袋,我就是相信你们能做好。”
高队长突然说道:“对了。咱们的动静有点大,蔬菜公司的那几个人以为咱们要生产罐头。”
“他们早上跑过来看了下,和看灶火的社员们打听了几句。”
蔬菜公司的人原先就知道这你有罐头厂,罐头的生产加工也是要高温灭菌。
昨天向阳花大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