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当然要防一手(2 / 4)
>
“这是你做的吧?”
“是啊。”
没有什么不能承认的。
“你昨天还骗我说,你是要回京城呢!”
“嘿嘿,不想让你担心我。”
娄晓娥收起报纸,“做这样的好事,我不会阻拦你的。”
“我昨天其实也想问你,有没有办法制止的,但是我又怕给你招惹麻烦。”
李铭把娄晓娥揽进怀里,柔声细语:“这次是我错了,是我小瞧你了。晓娥也是深明大义的女中豪杰。”
娄晓娥挺受用的,反手抱着他,“那样的事,我们没有遇到或者无能为力也就算了。”
“有能力做出改变而不做点什么,良心有些过意不去。”
李铭笑嘻嘻说:“我跟你一样。单凭我们的实力很有限。所以我才吓唬他们一下,让他们尽忠职守。”
娄晓娥期望道:“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做事吧。”
李铭显然没有那么乐观,“这不太可能。他们收惯了大钱,每个月只领少少的薪水会不习惯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973年总警司葛柏被发现拥有的财富多达430多万港元,相当于他在警队任职21年来所得收入的六倍。’
这只是被发现的部分赃款,不影响计算其本人的工资数额。
6倍,也就是21年的工资总收入是72万元,年薪大约3.5万港元,月薪约3000元。
总警司的月薪是3000元,这还是在港城高人一等的瑛国佬。
普通警员的薪水只有300多元每月,算是工厂里低级管事的工资水平。
假如少掉一大部分黑钱,普通警员的生活可以说立马变得水深火热。
大牌档的叉烧饭要1.2元一份,有肉丝的汤面1元一份,云吞面0.5元一份,每天稍微吃得好一点就要3元饭钱。
吃饭的费用还算能承受。
小孩的教育费用才是恐怖。
除掉工联会办的最便宜的劳工子弟学校,学费可以低至10元每月,减半收的话5元每月(没错,不是学期,是月)。
普通的小学,一年级就要每人每月30-40元,贵的100元往上。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逐级加钱,中学五年级甚至可以达到每月200元。
{港城的旧制是:初中三年(中一至中三),高中两年(中四至中五),预科(意即「预备入读大学的学科」)两年(中六至中七)}
这只是学费。
还有校服、餐费、文具等等都要钱。
家里要是有两三个小孩念普通一点的学校,加上房租或房贷,普通警员只靠薪水的话,可能全家连饭都会吃不起。
此时的律师等精英人物,不可能出自普通家庭的原因就是学费实在贵。
李铭的方便面厂开业能邀请到议员观礼,很大一个因素,他的星辰公司允诺捐资助学。
57年的时候,《華僑日報》的创办人岑维休先生发起‘读者救童助学基金’,提供助学金资助穷苦家庭孩子的学业。
港城赛马会后续也参与助学。
此时的港城,捐资助学是一件很养名望的事。
李铭没有亲自出面,以星辰公司名义出资,娄晓娥兄妹具体操办。
他名下各个产业的挣钱速度,只会越来越快,赚得越来越多。
钱财对于他而言就是一堆数字。
他的初步计划是在港城多多资助名下企业员工的子女读书。
内地的助学,他要等过两年,各地恢复教学秩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