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不合官场规矩(1 / 3)

加入书签

刘汉山对于大爷刘德厚的胡搅蛮缠,一贯置之不理。

不过,他拿他真没有办法。

刘汉山小时候,刘德厚对他真的好,和自己亲儿子一样。

刘汉山念他的好,这么多年一直照顾不断。

现在刘德厚脾气骂他几句,他打不得骂不得,只能苦笑。

刘德厚是那种的便宜卖乖,有理不饶人的主,看到刘汉山不还嘴,骂得更欢了。

刘汉俊在一边不干了,嘴里骂道:“你这个死瘫子,半残废,再胡啭乱骂,我抹你一嘴大粪。”

刘德厚立马噤声。

刘汉山给刘德厚许诺,合作社的牲口由他带着刘根饲养。

家里的土地耕种也不用担心,大家一起帮忙。

刘德厚身体瘫痪,心里有一本账。

他一个瘸子干不了活,让他饲养牲口,其实就是刘汉山给他找个混饭吃的差事。

十几头驴马牛骡,一年要不少草料,那里面可有名堂。

刘德厚得了实惠,笑眯眯的,心里吃了蜜蜂屎一样。

刘汉山把陈石头韩耀先两家也动员加入。

两家人都是单门独户,有点重活都缺人手,自己没有牲畜,几亩土地距家远又不够肥沃,满心欢喜。

看刘家一大家子几十口子热热闹闹干得红火,侯家和马家人坐不住了。

刘汉山的聪明之处就是利用村民相互攀比,羡慕嫉妒心理,不用说教,让你自己起急较劲儿。

侯马两家很快也成立了合作社,把其他几家单姓人圈进去,和刘家的合作社明比暗赛。

有了刘庄这个典型的成功树立,有上级政施压,其他村的人跟进,合作社的事儿很快推广完成。

这让那些坐在办公室胡乱指挥的干部说不出话来,也让那些等着刘汉山干不好出乱子的人哑了火。

张德祥很高兴,刘汉山干得漂亮,让他脸上有光,大会小会的表扬,刘汉山的脸上经常红光满面。

到了十月金秋收获季节,刘汉山负责的几个合作社获得丰收。

张德祥带领县委县政府领导和一批基层领导参观学习,成了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

刘汉山的成功,却成为其他几位县领导的肉中刺。

特别是武装部长庞媛媛,对于刘汉山的得宠心里极度不舒服,怂恿其他县领导挤兑刘汉山。

有些副县长副书记,经常以开玩笑的口吻,在张德祥面前告状,说刘汉山一些做法和官场格格不入。

好多干部家里孩子多,父母年岁大,饭不够吃。

在下乡驻队期间,一些村里干部常送些麦子玉米之类的粮食,甚至鸡鸭鱼肉。

干部们习以为常,不收点感觉去驻队吃了大亏。

刘汉山驻队,不要人家一分钱的东西。

刘汉山批评干部说,庄户人过日子很紧吧,我们不能当二鬼子、刮民党,进村进户搜刮一空。

这让礼品拿到手的干部尴尬不已,进退两难。

刘汉山这是坏了官场的规矩,侵害许多干部的切身利益。

张德祥笑笑,不吭声。

告状的人闭嘴,不敢说了。

有人给省里领导写信告状,说刘汉山政治立场不坚定,与地富反坏右沆瀣一气。

希望省里领导派人调查严办刘汉山。

告状信被省里一名副书记批示后转到张德祥手里,他也不敢怠慢,派人调查。

结果让张德祥大吃一惊,拍案大怒,连续办了几名县委县政府的科局级领导。

县里一些人到各乡搞四清,要目标就是那些地主富农家庭。

把他们关起来,严审拷打,逼他们交出枪弹或所谓的变天账。

有些人聪明,让子女亲自偷偷拿些金银细软给工作组,人悄悄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