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刘汉山悄然隐身(2 / 4)
着褪色军装的军官在临行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纸条边缘已然磨损泛黄。
他用粗糙的手指缓缓将纸条展开,随后随手折了两下,这才递给刘麦囤。
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墨迹有些晕染,但仍能辨认出借粮的具体数量和日期。
军官说话时,目光望向远方,连正眼都没看刘麦囤一下,只是机械地重复着那句承诺:“等革命胜利了,凭这张条子可以找政府补偿。”
就在这支疲惫的队伍准备继续前行时,那位一直沉默寡言的军官突然停下脚步,转身面向刘麦囤。
他那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扶了扶军帽,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
他用沙哑却坚定的声音说道:“年轻人,与其在这里牢骚、抱怨命运不公,不如拿起枪杆子加入解放军!
和我们一同为穷苦百姓打天下,推翻这个吃人的旧社会!”
说完这番话,他头也不回地大步追上了正在行进的队伍,只留下刘麦囤站在原地,手里紧紧攥着那张皱巴巴的借条。
刘麦囤爱搭不理地说:“你追国民党,或是追其他党派,跟我有什么关系。”
那连长愣了一下,骂道:“你这小子说话真让人听着不舒服,怪不得你们保长说你们家都不是好人。”
刘麦囤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马高腿在背后捣鬼。
这个仗势欺人的保长,日本人来了就当汉奸,国民党来了就当走狗,如今解放军来了,他又摇身一变成为了“积极分子”
。
等队伍走远,刘麦囤捡起那张被风吹落的借条,冷笑一声,将其撕得粉碎。
张大妮赶忙捡起碎片,说道:“你这是疯了吗,以后要债没有借据,你找谁,这可是凭证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凭证?”
刘麦囤的声音里满是讥讽,“您还信这个?上次国军来征粮,不也打了借条吗?结果呢?”
张大妮沉默不语。
她小心翼翼地把碎片收进围裙口袋,转身去收拾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屋子。
刘麦囤站在院子里,望着远处逐渐消失的军队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三天后,兰封县城解放的消息传遍了周边村落。
又过了半个月,新的县政府成立了。
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县委书记竟然是张德祥!
刘汉山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院子里修补被国军溃兵撞坏的大门。
他放下锤子,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
“张德祥……”
他喃喃自语,“他终于夺回了自己县长宝座,十几年革命值了。”
“可不就是。”
邻居马新民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听说现在可威风了!
穿着呢子制服,腰里别着手枪,连以前的县长朱贵轮见了他都得点头哈腰!”
刘汉山继续敲打门板。
他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眼睛里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他低声说道,“等着瞧吧,他很快就会找上门来。”
没过多久,张德祥就派人来请刘汉山去县城“叙旧”
。
刘麦囤记得那天父亲回来得很晚,脸色阴晴不定。
刘曹氏询问,刘汉山只是摇摇头说:“张德祥想让我当副县长。”
“这可是好事啊!”
刘曹氏惊喜地说,“咱家总算能过上好日子了!”
“好日子?”
刘汉山从鼻腔中出一声轻蔑的冷哼,嘴角泛起一抹讥讽的笑意,“你莫不是被眼前的假象迷惑了双眼?城头变换大王旗这类事,咱们见得还少吗?”
他眯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