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狂生孩子为复仇(3 / 4)

加入书签

院子里四处转悠,检查每一扇门、每一扇窗是否关严。

她还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家里有几斤米、几两盐,甚至几根柴火,她都要记在小本子上,每天进行清点,稍有差池就要大吵大闹。

儿女们成了她泄情绪的对象。

从前她是一位慈母,如今却动不动就打骂孩子。

最常挨打的是老五马赶牛,那孩子生性顽皮,又长得壮实,徐金凤总说他是“讨债鬼”

,三天两头就打得他满院子跑。

“娘!

别打了!

我错了!”

马赶牛的哭喊声常常打破村庄的宁静。

邻居们摇头叹息:“这徐金凤,怎么变成这样了?”

变化最大的是她与马高腿的关系。

从前她是贤内助,如今却成了“太上皇”

马高腿在外面耀武扬威,回到家却要小心翼翼地看妻子的脸色行事。

徐金凤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让他打狗,他不敢撵鸡。

村里人暗地里笑话他是“妻管严”

,但更多人觉得,这是报应——马高腿做了那么多缺德事,理应被这么个母夜叉治一治!

徐金凤的强势甚至延伸到了床上。

从前她在这方面总是被动顺从,如今却变得主动甚至粗暴。

有几次,邻居们听到半夜里马家传出奇怪的动静——徐金凤尖利的呵斥声和马高腿的讨饶声。

第二天,马高腿总是蔫头耷脑的,眼下挂着两个黑眼圈,活像被吸干了精气。

庞媛媛有一次意味深长地对人说:&0t;徐金凤那身子,生最后一胎时伤了根本。

血气不足,阴不敛阳,所以才会这么躁。

她这不是强势,是病啊!

&0t;

但没人把这话当真。

在大家眼里,徐金凤就是个泼妇,是个毒妇,是个比马高腿还可恶的祸害。

只有一次,人们看到了徐金凤的另一面。

那年冬天,马赶明得了重病,高烧不退,浑身起疹子。

徐金凤守在儿子床前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眼睛哭得肿成了桃子。

她请遍了四里八乡的郎中,甚至去庙里求神拜佛。

当马赶明终于退烧时,徐金凤瘫坐在地上,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那一刻,人们仿佛又看到了从前那个温柔善良的徐金凤。

可惜这温情一幕转瞬即逝。

马赶明病愈后,徐金凤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她变本加厉地控制家人,变本加厉地插手村务,变本加厉地刁难邻里。

她像一头受伤的母兽,用凶悍来掩饰内心的脆弱和不安。

村里人渐渐习惯了她的坏脾气,甚至找到了应对之策——当她火时,就装作没听见;当她找茬时,就顺着她说;当她无理取闹时,就躲得远远的。

大家都说:&0t;她的脸皮被八路军扯下来踩过,现在破罐子破摔,什么都不在乎了。

&0t;

这段往事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那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八路军曾短暂解放过马家庄这片土地。

在庄严肃穆的公审大会上,作恶多端的马高腿因长期欺压乡里百姓而受到当众批斗,而作为他帮凶的徐金凤也被愤怒的群众推上了审判台。

当时的情景令人难忘:她被众人团团围住,有人用手指着她的鼻子厉声斥责,有人粗暴地揪扯着她的头,更有甚者朝她脸上吐唾沫。

那一刻的屈辱与痛苦,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深深地刻进了徐金凤的灵魂深处,成为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

或许正是从那个刻骨铭心的时刻开始,徐金凤的性格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