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刘汉山被解雇了(3 / 3)

加入书签

大院出来的第二天,吴家派人过来送过来老东家一封邀请函,请他接替陈套当管家。

刘汉山没答应。

第四天解家来人了,不是别人,正是解蕊凝。

他过来传达父亲的意思,让刘汉山去解家。

刘汉山也没答应,解蕊凝哭哭啼啼的,让刘曹氏心里难受,直骂刘汉山心肠太硬,不该拒绝人家解姑娘。

刘汉山不去户家当管家,是不想和孔家走上对立。

他当了吴家解家的管家,很多事儿与孔家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涉及到利益关系的时候,新东家老东家总要选边站,要想都不得罪是不可能的事儿,不论是新东家老东家受损被害,他都逃脱不了干系,落个卖主求荣的恶名,毁了自己一世清白。

“名誉是大事儿,丢了一百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说。

他也不想做生意。

他以前做布匹、大盐和油料生意,一样也不能沾手,一碰这个行当孔家就会大乱。

那些客商只认刘汉山,他一招手,商贾们就会围过来支持刘汉山,孔家的商铺摊贩成了空架子,难以支撑下去。

刘汉山决定另起炉灶。

他先是操起老本行,到红庙集当行伍。

刘汉山的事儿,当地早传遍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对于是非曲直,嘴上不说,心里有数。

刘汉山红庙集上一站,就是一杆旗,那些老实本分的人腰杆硬了,那些偷奸耍滑的人怯了,谁也不敢惹事儿。

他们知道,如果被人拉到刘汉山面前,输了理,从此在红庙集上没法立足生存做生意。

刘汉山当了半年行伍就感到浑身不自在。

他明显感到自己在断了许多人的财路。

水至清则无鱼。

有些人没有别的能耐,天生靠耍手段压称头赚取蝇头小利养家过活。

大河里面有鲤鱼有草鱼有鲶鱼,也有青虾河豚黄辣丁,他们在食物链上都是重要一环。

刘汉山堵住了缝隙鼠洞,对于普通人是好事儿,减少了很多吃亏上当,也让那些奸猾小人无缝可钻无钱可赚,他们一家老小生活陷于困境,对于他们来说,这事儿又不公平。

世上有许多事儿说不明白,你一身正气,让大多数人得到好处,他们默不作声。

对于少数人来说,你好心办了坏事儿,让他们断财路,没饭吃,最后落个恶人的骂名不值得。

刘汉山决定,拍屁股走人。

刘汉山是偶然的机会找到新的生财之道。

有一天他在红庙集打烧饼的张驴头,埋怨木柴难买。

打烧饼用的是炭火,而烧炭的木材必须是硬木,最好是苹果树、枣树、梨树之类的果木烧成的炭,烤出的烧饼有果蔬味道。

有人建议他改成焦炭。

这是豫西焦作煤矿产的一种煤,呈炭状,好烧不起烟,做出来的烧饼味道近似果木炭。

这种焦炭却比油贵,在兰封县没有卖家。

刘汉山转身去了焦作,和煤矿做了一笔交易,每年给煤矿送白蜡条,一斤换一斤。

白蜡条是一种落叶乔木,木质坚硬,枝条细长柔软,可编筐,可织篓。

煤矿上用它运煤。

刘汉山带着邵大个等人,用大车拉白蜡条去焦作,带回来焦炭卖给当地人生火做饭打烧饼。

来回都有利润,独家生意没人争抢压价,赚钱很容易。

不到一年,刘家积累了相当一笔的财富,成了当地的富家。

刘百成来了,一路抹着眼泪,身上脏兮兮的,像个叫花子。

“大爷,我不回家了。”

刘百成委屈地哽咽。

刘汉山一把将刘百成抱在怀里,眼泪也止不住地成串成线地流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