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巧借鬼子汽车(3 / 4)
>刘汉山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不断地向爱田点头致谢,那是一种无声的承诺,也是对朋友无尽的敬意。
日本人的严谨和冷酷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汽车准时抵达,甚至额外配备了两桶汽油,仿佛在嘲笑着他们的无助与无奈。
张德祥昨夜未眠,紧急调动了两名经验丰富的战士,他们在月色的掩护下,小心翼翼地将汽车驶入黄河滩的寂静之中。
他知道,每一滴汽油,每一次引擎的轰鸣,都可能引来致命的危险。
大米,那承载着无数人希望的大米,被秘密地存放在坝头黑龙潭河堤的一个隐蔽洞穴里。
这里,四周是荒芜的滩涂,人迹罕至,只有风在河面上吹起的波纹,才能打破这片土地的沉寂。
汽车在夜色的掩护下,连续三趟安全地穿越了河滩,每一次的往返都像是一场与死神的赌博,而他们,都在赌注上押上了自己的生命。
命运的残酷并未因他们的谨慎而手下留情。
第四趟,当他们再次驶向河东曹县的边界时,等待他们的却是一支胡萝头的队伍。
胡萝头,这个名字在这一带的土匪中如雷贯耳,他的队伍以狡猾和残忍着称。
他们的出现,像是一道冰冷的刀光,瞬间割裂了夜色的宁静,也割断了他们原本微弱的希望。
张德祥到孔家大院那天,他和刘汉山商量借车运粮的事儿,被槽头陈听到了。
徐金凤嫁到孔家没几天,槽头陈早就被胡萝头展成眼线,孔家大院的事儿,胡萝头掌握得很详细。
待刘汉山和张德祥进城,槽头陈就去胡萝头处报了信。
让胡萝头想不到的是,刘汉山竟然借到日本军车运粮,他还在马路上盯着马车人龙呢。
当他明白过来,几万斤大米已经运个八八九九,只剩扫尾的活儿了。
卡车上只有两名穿着日本士兵服装的八路军战士,胡萝头七八十名老抬团团围住。
看到是满车的大米,胡萝头以为了横财,得意地狂笑。
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一队日本人。
看到有土匪老抬劫持军车,迅摆出战斗队形,朝胡萝头开枪打炮。
双方激战,各有死伤。
胡萝头的队伍不是正规军,吃亏较大。
胡萝头眼看顶不住了,也顾不上大米白面了,先顾明要紧,看日本人喘口气的工夫,组织部队撤退。
张德祥带着一队人马,一直在后面暗中保护粮食。
前面枪声一响,知道卡车和粮食遭到抢劫。
他想到是老抬,没想到是日本人。
张德祥一看是中日双方部队开战,毫不犹豫地站在老抬一边。
中国人多势众,日本人有点吃力,急忙调集附近部队增援。
张德祥看到是胡萝头的队伍,弄清了这场战斗的原因,知道帮错了人。
又不能反过来帮日本人打中国人。
尽管老抬是土匪,不干多少好事儿,毕竟他们是中国人,自己的同胞。
张德祥曾说:“肛门是臭肉,也不能割掉喂狗。”
他一面派人去解放区请求派部队增援,组织部队掩护,把粮食运走。
增援部队一到,又打个天昏地暗。
这里是大平原,既没有制高点,也没有可攻取的战略目标,只是双方你一枪我一炮地打来打去,就像喝酒没菜吃,辣嘴不解馋,打着打着双方感到没有意思了。
天黑的时候,部队悄然撤离,一切恢复平静。
日本人借车给八路军运粮食这事儿,许多人始终不相信,要知道双方是死敌,是对手,怎么能帮助对方,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日本人不是电影中那样只会烧杀抢掠的凶狠角色,也有一些懂事理的人,做出一些常人做的事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