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爹死难下葬(1 / 4)

加入书签

侯真怪是村里第一个被饿死的人。

侯真怪死了,村里人特高兴。

不是说左邻右舍没有同情心,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吃顿饱饭的好机会。

谁家有红白事儿,算是村里人过年过节的好日子,解馋开荤的大席面。

所谓曲一响,布一盖,全村老少等上菜。

添丁进口,吃肉喝酒,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尽管眼下是大饥荒,一般人家死人,悄悄挖坑埋了。

侯家不一样,侯真怪有五个儿子,除了老二侯成在家,其他儿子都有本事,在外人五人六的能耐,大把大把地挣钱。

不管他爹是咋死的,侯家总得出殡丧埋死人,总得做饭招待宾客和帮忙的乡邻。

尽管不奢求侯家做大鱼大肉,馒头花卷、七碟子八碗的荤素,就是蒸笼窝窝头,熬一锅玉米粥,甚至煮一锅红薯芋头,对这些饿肚子的人来说,也是人间美味。

惊蛰已然悄然离去,榆树之上的榆钱已经密密麻麻地挂成了一串串,它们像是绿色的珍珠,点缀在枝头。

路边的青草也开始慢慢地变得翠绿,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盎然。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们也开始脱去了厚重的棉衣,换上了轻便的单衣,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在这样的天气下,孩子们也开始他们的欢乐时光,他们纷纷下到河边,去捉鱼摸虾,他们的笑声和欢呼声在河边回荡。

他们光着脚,裸着腚,毫无顾忌地在街上奔跑,他们的快乐感染着每一个经过的人。

当天气变热后,办丧事停尸的时间不再像冬天那样长,一般不会过三天。

这是因为天气热,为了避免尸体腐烂,需要尽快下葬。

村里人对侯家的情况非常关心,不断地去侯家打探,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的信息。

侯家却出奇地安静,仿佛什么都没有生一样。

自从侯真怪死的那一刻起,侯成只是烧了一些纸钱,他的哭声也是有气无力的。

两天过去了,侯家既没有搭建灵棚,也没有举行祭祀活动,更没有三跪六拜的仪式,仿佛家中并没有人去世一般。

村里人不着急,看侯家埋不埋人。

你埋人就得要人帮忙,这事儿不同其他事儿,子女可以不求人,亲力亲为。

出殡丧孝子贤孙再多,也不能自己动手埋亲爹亲娘,名声不好听,显得人缘不咋样,非得左邻右舍帮忙不可。

刘汉山去侯家可不是为蹭饭吃的。

毕竟是邻居,平时为鸡毛蒜皮的事儿打闹不停,人家有丧事儿,还是要去烧个纸,磕个头,看能帮点忙。

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儿,乡绅村贤们要过来帮忙了事儿。

侯黄氏看到刘汉山来了,如见到娘家人一般,一屁股坐下来,哭天抹泪嚎起来。

“汉山,养儿不如养猪,喂吃喂喝拉扯大,爹死了没人问事,这是要让他爹变成臭肉烂大街,喂狗都不吃啊。”

听了半天,刘汉山算是听明白了。

侯家哥几个平日不问爹娘的死活,倒也罢了,清官难问家务事儿,谁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现在人死了,他们该回家丧出殡。

如今却个个缩头,找各种借口不回来。

侯家兄弟很聪明,平日办丧事儿,赚钱赔个人。

现在饥荒年只会赔钱,不会赚钱,他们谁也不愿意当冤大头。

明天出殡丧,侯家啥都没有准备,几个儿子生生把他死去的爹给晾起来了。

刘汉山听完侯黄氏的哭诉,有点为难了。

村里人赌咒最重的话,说坏事做多了,有报应,死了暴尸荒野没人挖坑埋。

狗吃了埋进狗肚子,猪吃了埋进猪肚子。

刘汉山要抛开侯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